进入冬季,阿拉善左旗巴彦淖尔公苏木茫茫戈壁滩逐渐归于沉寂。天顺双峰驼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的400平方米挤奶车间在一片浑黄中格外引人注目。马上就要安装挤奶设备了,合作社负责人李发顺在车间里收拾忙活着,远远看见一辆汽车开进了院子,李发顺知道,他的老朋友们又来了。
李发顺的老朋友,就是中国农业银行阿拉善分行和阿拉善左旗支行的工作人员。每一次来,他们都会带来不同的惠民金融政策,也给农牧民们带来幸福生活。合作社的棚圈和眼前宽敞大气的标准化挤奶车间都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建起来的。
算起来,李发顺与农行结缘已经有十几年了。2003年,在旗里经营饭店多年的李发顺想扩建饭店将事业做大,却没有足够的资金。他想到了街对面经常上门普及金融知识和惠农金融产品的农业银行。抱着试试的态度,他走进了银行,没想到没费什么周折就成功贷到120万元。扩建、重装后的酒店能容纳800人同时就餐,各种大型宴会纷纷找上门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酒店的肉类需求量不断增加,李发顺又计划发展养殖业。
这一次,他又找到了农业银行。因为上一次还款及时信誉良好,这次他贷到了400万。用这400万,李发顺盖起了棚圈,养起了骆驼、牛羊和野猪。不仅如此,因酒店肉类消耗量大,他每年还向周边牧民收购2000多只羊、100多只骆驼、100多头牛,帮四五十户牧民解决农畜产品销路问题。李发顺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的一笔贷款,不仅让李发顺受益,也无形中惠泽了更多的农牧民。
“骆驼奶和马奶的营养价值极高,我想建一个康养基地,游客可以来基地疗养,喝驼奶和马奶强健身体,这样就能带动更多牧民致富。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我又从农行贷了200万,才有了现在的挤奶车间。”李发顺说。
创业的每一步,几乎都有农行的相扶相携。这样暖心的故事,正在内蒙古大地上演。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民“宅家抗疫”。眼看着春耕到来,不少农牧民等着贷款采购种子和化肥“。国难当头,正是需要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阿拉善左旗支行信贷部5人组成了2个党员先锋队,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老乡的贷款需求。为不影响春耕,他们加班加点走访,当时街上所有的超市、饭店都大门紧闭,他们一天吃不上一顿热乎饭。担心将病毒带进老乡家,他们不进老乡家的门,不喝老乡家一口水,半个月为300多户农牧民发放贷款3000万左右,解了老乡们的燃眉之急。
“我们已经走出很远,回头看到老乡依然在朝我们的方向挥手告别,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感激之情,我们感受到了信任,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信贷部主任白新国说。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阿拉善左旗支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开发了针对农牧民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产品,利率比别的银行至少低2个点。
雪中送炭,患难与共,他们将中国农业银行一直秉持的“党的银行、人民的银行、国家的银行”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白新国至今还记得2017年春天去敖伦布拉格镇查干德日斯嘎查牧民朝格吉日格勒家时的情景。一家人住在小房子里,女主人患病常年需要治疗,家里2个孩子在上大学,全家人靠养几只羊过日子,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支行为他们一家发放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用这5万元,朝格吉日格勒买了30只羊,第二年光卖羊羔就收入一大笔钱。如今,朝格吉日格勒家的羊已经发展到400多只,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据了解,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金融系统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阿拉善左旗支行启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5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款,财政贴息,贷款周期由原来的1年期变为3年期。同时,银行一把手亲自带队入户调查走访、了解需求,做到不漏一户。全盟1249户脱贫户,像朝格吉日格勒这样享受到贴息贷款的就达1054户。
幸福的故事讲不完,温暖的情谊也将一直传递下去。
(作者:许晓岚 霍晓庆 张慧玲 包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