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挂号信。与往年一样,信中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捐款:共107张汇款收据,总计105万元,而捐款人的名字仍然神秘,署名“顺其”。这已经是他第23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1363万元。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能让一个人连续23年捐款1000余万,且如此低调,甚至不愿意署上真名,其善举已经远远不能用“默默奉献”来概括了,可以称得上是伟大。
我们猜测,“顺其”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个集体,行善的初衷可能有很多,但结果只有一个:23年的默默奉献,让数以千计的人得到帮助;给社会增添了更多正能量;让国家相信善良的力量。
大数据时代,想要找到“顺其”也许并不难,但既然他不想让公众知道,我们不妨给予他一些低调行善的自由,让每年的慈善约定“顺其自然”。宣传善举而不是行善人或许是对他最大的尊重,让每一笔善款得到合理运用或许是他最开心的事,在信息时代,相信他一定能够感知到公众的敬意。
慈善有很多方式,可以大张旗鼓,也可以无声无息;可以巨额裸捐,也可以点滴奉献,慈善很特殊,比起结果,其初衷和过程可能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行事方式,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只要怀善意,行善举,再小的善举都能散发光芒。慈善从来都不应该是触不可及的,它融入在每个善良人的日常行动中,让慈善“顺其自然”,让行善“从心所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李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