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给刘阿姨买的水果,这个是给王女士买的洗面奶,这个是给李先生买的剃须刀……”苏和大口地喘着粗气,将刚买回来的生活物品交到酒店工作人员手中,一杯水下肚,擦了擦头上的汗,又消失在楼道中。
苏和1988年出生于杭锦旗,是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一名普通干部。“这次听说阿拉善盟滞留游客要在鄂尔多斯集中健康监测一段时间,我就申请了当一名志愿者,希望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0月31日,是苏和进驻酒店的第一天。从早晨8点,他开始登记核对118位游客的个人信息,直到深夜12点才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二天开始,苏和化身“跑腿员”“代购员”“搬运工”等角色,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11月3日中午,一位在酒店隔离的游客突然胃疼,苏和在微信群里得到了消息,正在吃饭的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跑到药店买药,前后不过10分钟便将药交到了游客手中。“能这么及时有效地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游客连连道谢直呼“雪中送炭”。
“游客们需要什么生活物品,就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会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统一采购、配送。”苏和向记者介绍,游客采购的种类比较复杂,而且有些物品需要指定的品牌,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苏和每天都奔波在各大商场和超市之间。“我是牧区长大的孩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只要能用得着我就行。”苏和憨厚地笑着说。
除此之外,苏和在空闲时间经常和游客们在微信群里沟通交流。“阿姨身体状况怎么样啊?”“还有没有其他东西需要购买的?”“我给您推荐一部好看的喜剧”……楼道间不时响起的欢声笑语,让这场紧张的疫情防控充满温馨。
“如果还有需要,我依然会‘冲锋一线’当一名志愿者。”苏和郑重承诺。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很多的游客‘点赞’,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坚持的动力。”苏和说,很多游客希望这次健康监测过后在鄂尔多斯多停留一阵子,苏和与游客们约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将发挥“导游”特长,带领他们领略鄂尔多斯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