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必须肩负起、履行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政绩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以久久为功的行动修复生态环境创伤,只要是有利于厚植绿色优势的事情就坚定不移推进,只要是不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行为就坚决有力纠正,切实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必须肩负起、履行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新征程上,内蒙古将如何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扛起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蒙古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党校副校长马桂英。
马桂英表示,内蒙古首先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坐标。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与八省相邻,三国接壤,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战略地位极端重要。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内蒙古必须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自觉把内蒙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推进,讲大局、担使命,坚决肩负起、履行好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其次,要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守护好全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寄以深情和挚爱的美好家园。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内蒙古还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马桂英说。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老路子走不下去也不能再走。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坚决调整、纠正和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甚至违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模式,彻底摆脱速度情结、路径依赖,顶住压力、忍住阵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新路子。要做到真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以久久为功的行动修复生态环境创伤,用“绿色系数”衡量发展成绩,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增长的做法,切实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最后,要树立系统思维,尊重规律,抓住重点,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继续构建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制度体系。要把保护黄河摆在突出位置,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一体推进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改善流域生态面貌。强化河湖长制,统筹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节约、水安全保障。科学推进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坚持从修复区域生态系统出发,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区生态综合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宣传绿色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建设美丽内蒙古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牵挂和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重要的实践途径。新征程上,更要坚决担负起、履行好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守望相助,开拓奋进,在矢志不移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努力向党中央和全区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霍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