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之战打响之后,以往并不为人所知的流调员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他们被称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排雷战士”。
“这几天去过哪里?和什么人接触?他们分别是谁?怎么联系?”……这些问题是流调员杨伟东要询问的基础内容,针对不同病例,他还要展开更深层的探究。
在满洲里市,来自内蒙古综合疾控中心、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通辽市疾控中心的四支流调队正在和时间赛跑。他们深入病毒“源头”,去阻击一个个可能存在的风险。
连续几天,通辽市疾控中心援满工作队队长杨伟东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将流调内容整理成报告,然后报给内蒙古综合疾控中心疫情分析专家组,分析案例报告中的流行病学关联。
杨伟东说:“流调结果出来越快,相关部门对密接者采取隔离措施就越快,疫情的传播和扩散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这个过程环环相扣。”
12个流调室里,电话声不绝于耳。流调员正在对核酸检测阳性者展开追根溯源式的调查,逐一记录并分析核酸检测呈阳性者的活动轨迹以及接触人群等,从中找出密切接触者,最终形成准确的流调报告和密接者名单并上交给相关部门。
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科控制一科科长刘东艳表示,要从源头上围堵病毒,要弄清楚它们从哪里来,在哪里停留,又去向哪里,这些工作越深入、越细致,就越有利于找到密切接触者,从而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增量。
按照流调对象提供的线索,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员打通陈利(化名)的电话了解后,陈利成为这次流调排查出的一个密切接触者。流调员又查找到与他一起接触过的6个人,最终进行了集中隔离。
为此,这些流调员们经常从深夜工作到凌晨,又从凌晨工作到深夜。他们对每一份流调报告都进行严密审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为彻查确诊病例,不遗漏一个密接人员,流调队的队员,克服种种困难,为满洲里疫情防控提供了一份份准确清晰的流调报告。
据了解,在满洲里市组建了500余人的流调溯源队伍,坚持公安、工信、卫健等部门协同作战,采取大数据跟踪和面对面流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与核酸检测呈阳性者关联的人员和区域,提高流调工作效率和质量。截至12月4日12时,满洲里市共排查出密接人员8951人、次密接人员3405人。同时,对14天内外出人员流入地及时发送协查函,坚决防止风险扩散。(内蒙古日报社见习记者 梅刚 记者 伊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