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来说,短短的15分钟能做什么?快速地吃完一顿早餐,敷一张面膜,看两篇文章,去楼下拿个快递,刷几个小视频……而对青山区的居民来说,15分钟能处理的事不止这些。
走在这里的街道社区,你总能醒目地看到“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图上以社区为“圆点”,以群众需求为“半径”,步行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配备了党群服务中心、学校、超市、药店等设施。
从时间维度出发
万青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戴颖谦告诉记者,街道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城市发展理念设置“15分钟生活圈”,它从时间维度出发,以社区为中心、1.5公里为服务半径向四周延伸,在可见范围内为居民展现行政机构、教育资源、医疗机构、银行、商业办公、便利市场、酒店、加油站、社区服务中心、小区广场等场所,烟火味浓厚,衣食住行举步即达,使居民们提升生活便利的小愿望得以实现。
76岁的魏春福家住万青路街道春光六区,经常到锦绣公园锻炼身体,从家步行不到10分钟就能到达。“公园是开放式的,走几步就到了,生活很惬意。”他说。
正在锻炼的闫女士随声附和道:“公园、超市、学校离小区很近,能健身、跳舞唱歌的小广场也比以前多了,平时去超市购物、公园遛弯都挺方便的。”
春光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贺静说,这里的“15分钟生活圈”包括春光、幸南两个卫生服务中心,紧邻体育公园、锦绣公园两处休闲健身场所,同时还有包百、华联、永盛成三大超市,以及春光、屹林两家农贸类市场,极大地满足了居民们的就诊、休闲、购物需求,并有幼儿园、中小学等配套教育设施。社区周边还有公交车站,居民能乘车直达市三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幸福指数提升了
据了解,春光社区现有5000多户居民、近95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20%,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人体检。平时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身体不适,出门走四、五分钟就能到卫生服务中心。除此之外,社区还承接了多个街道政务服务事项,“以前像婚育证明、高龄津贴申请、报销医保等事项都需到街道才能办理,现在审批事项延伸后,居民们不出社区就能办理街道级审批业务。”贺静说,生活便利意味着居住成本更低了,而幸福指数则提升了。
“15分钟生活圈”从群众需求出发,以群众满意落脚,充分体现出青山区社会工作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向政府调控同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群众力量互动等方向加速转变。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能让居民生活得更有品质,获得更多幸福感。(记者 郭健 通讯员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