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凉城县海高牧业第一牧场牛奶生产车间,现代化的挤奶设备引人注目:转盘式挤奶台上,数十头奶牛排列整齐正在产奶,操作工在转动的机器上进行清洗、消毒、挂杯等流水作业。
“这个挤奶台,每小时可完成530多头奶牛的挤奶任务。”海高牧业办公室主任康富慧告诉记者,正是这样的高科技设备,让凉城县海高牧业每天高效完成8000多头奶牛的挤奶工作,日产奶量达280吨。
海高牧业是凉城县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凉城县着力构建高效益生产体系、高密度动物防疫体系、高标准畜禽产品体系、高水平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业,走出了一条“畜禽养殖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产业富民扶贫相联动”的畜禽养殖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构建高效益生产体系。近年来,凉城县把推进养殖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推进内蒙古圣田农牧业有限公司凉城县分公司、海高牧场奶牛养殖园区(海高四期)、吉亚太、火亮、泉凯等奶牛和乳肉兼用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构建高效益生产体系。2020牧业年度,该县有达产规模养殖场43家、养殖大户24家;畜禽存栏总头(只)数为85.57万头只;年生产肉类1.5万吨、鲜奶12万吨、禽蛋0.2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构建高密度动物防疫体系。凉城县进一步压实主体防疫责任,提升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水平,全面推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工作,构建坚固的免疫屏障。同时,加强动物检疫监管和农牧综合执法力度,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目前,强制免疫畜禽病种应免群体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分别保持在95%以上和75%以上,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构建高标准畜禽产品体系。该县试行了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农牧部门培训指导、生产主体自行开具、市场监管部门准入衔接的工作机制,确保主要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同时,组织实施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大监督抽检力度,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到95%以上。
构建高水平技术体系。在畜禽品种改良方面,凉城县充分发挥现有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势,鼓励养殖场、合作社、养殖户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优良品种,配备畜禽改良专业技术人员,为全县畜禽繁育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县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
此外,凉城县在发展高效畜牧业的同时,也持续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在畜禽粪污处理方面,紧盯岱海、黄河流域粪污治理,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数量,积极推广适合凉城县养殖产业发展、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艺和养殖模式。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全县25家规模养殖场建设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和设备;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岱海流域内11家规模养殖场和20家“以户代户”养殖场配套建设堆粪棚、雨污分离系统、清粪道和吸粪车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并建设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1处;2020年,对1家屠宰厂和18家新建或改扩建养殖场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目前,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得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有效解决了周边养殖粪污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岱海流域和养殖场周边农村人居环境。(记者 于澎 通讯员 李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