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园村杨福喜
我叫杨福喜,今年68岁,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园村村民,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退伍老兵。
1979年底,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看着乡亲们劳碌多年也没有多少收入,我就想带着他们致富奔小康。于是我毅然放弃政府安排的工作,回到村里担任生产大队队长。
十几年来,南园村生产大队成绩虽然常年稳居第一,但这也让许多人误会了我,他们觉得我是为了当官儿才这么拼命。1995年,我辞掉生产大队队长职务,带着妻子在距离南园村30多公里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开荒种地。我要用实践证明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刚来到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滩,我和老伴儿付出千辛万苦,终于开垦出1000多亩土地,我们开始试种玉米、谷子、荞麦、葵花等农作物,但由于大水漫灌和土质问题,产量始终上不去。好在当时这片黄沙滩是我开垦的,有15年免费使用权,这为我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转眼到了2009年,1年后我就无法免费使用这片土地,这么多年的努力难道要付之东流吗?我不甘心!我开始尝试改变现状——到新疆考察膜下滴灌,到南方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尝试各种农作物示范田。经过不懈努力,当年的玉米大获丰收。
我成功了!我终于有带动乡亲们致富的能力了!我被乌拉特前旗相关单位邀请,为全旗农牧民讲解膜下滴灌技术。种了大半辈子地才明白,苦干蛮干并不能见到实惠,必须掌握先进技术科学种植。
这几年,我陆续学习了北斗导航种植、无人机播种、施肥、撒药等现代化新型种植技术。今年,我又首次采用无膜玉米种植、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玉米的平均亩产从2300斤增加到2700斤左右。从种植到管理到收获的多个环节中,我无数次组织周边村民观摩学习,我要把40多年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让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学到新技术,帮助村民提升农作物产量。
作为一名党员,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不变,我已年逾古稀,不图名不图利,但我不能把种植技术带到坟墓里,我要做好示范推广,让乡亲们多学技术、多打粮、多收益。我期盼能和大家一起在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收获满满的希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