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召开。
年初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十项任务。值全国两会之际,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联合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十项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既关系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百姓的切身文化权益。十项任务的第三项任务就是:要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制图:张海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颁布施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更是为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上,公共文化服务该如何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2035年远景目标”部分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补短板、强弱项,
持续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面推进。但同时必须看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和问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还有待提升。对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也将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补齐城乡基层短板,努力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特别是均等化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感触颇深。“这些年我去河南兰考、淮阳、西华等县的乡村演出,有一个变化让我深有感触。以前的演出条件很差,这些年来,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对农村公共文化阵地进行建设,现在村村都有自己的舞台、广场,有音响甚至还有灯光,舞台搭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李树建说,“我们要抓住这个好时机,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打通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
当了4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感慨当代农村的好光景、乡村文化的繁荣,但也表示,仍有不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还有短板,文化和旅游资源还没得到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建设还大有空间。今年两会上,侯二河呼吁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搭建平台,培育文化队伍,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该在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上下功夫,聚焦基层,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哈斯塔娜在调研内蒙古多家公共文化单位后感慨。她认为,公共文化服务要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群众需求新特点,加快推进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上展览馆项目建设,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模式,优化使用体验;积极探索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模式,创建一批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机构融合发展示范点;深入挖掘蒙古族及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和传统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需求,推动创办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教合作,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近年来,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机构热度不断提升,在建设中、管理上更主动地满足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说:“博物馆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是其社会价值、功能是否发挥到最大。”
2020年,魏学峰在全国两会期间呼吁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尤其是提高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明确支持搭建“文教合作”平台,建立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长效机制。
“政策出台及时而有力,无论是鼓励文化文物单位面向青少年开发设计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还是继续推进博物馆进校园,乃至推进文教合作机制,都闪现着创新的智慧。这是对文博从业者的莫大鼓舞,将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产生深远影响。”魏学峰倍感欣慰,他建议还要继续强化服务功能,不仅要吸引青少年进馆,还要主动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要有线下的互动,还要增加线上产品的供给,让青少年在博物馆享受学习、了解历史,进一步树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建立订单式、菜单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
更新“需求库”、增加新服务、
提高获得感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文化大院、图书室普及率很高,有些地方甚至建起了乡村博物馆,方便群众享受各种各样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设施场所的数量上来了,但利用率却不高。
对此,王瑞霞认为首先要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基层的特点,包括群众的空闲时间、文化偏好、消费习惯等,更新“需求库”;其次,在基层尤其要探索多场馆共用,避免“上面提倡什么下面就建什么”,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近年来非常关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继去年提交相关提案后,今年全国两会,花亚伟又提出要建立多部委联动机制,整合基层公共资源,一馆多用,为群众精准提供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发挥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花亚伟强调了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花亚伟表示,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动不只是看个热闹、图个新鲜,更重要的是为群众而办,办到心里去,真正触及群众心灵,反映群众新生活,凝聚乡村奋进动力。
此外,花亚伟还表示,应根据群众需要,增加新型服务项目,如智能技术应用等课程,以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开阔群众眼界,为新时期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
发挥余热,
为老年人文化服务持续创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据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此背景下,老年文化建设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战略意义凸显。
国家高度重视老年文化工作,出台政策文件,建设老年大学,不断充实老年群体文化生活。《“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也强调,要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让更多老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
当下,如何进一步细化、丰富老年群体文化生活,成为关注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忠斌认为,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要配齐升级硬件设施设备,让老年群体到馆即享便利服务;同时,要积极开设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数字时代,敢用、会用智能技术,加码美好生活。此外,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要积极走出去,了解群众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发挥老年群体的积极性,将老年群体纳入文化志愿者范围,调动老年人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其余热,更深入地做好公共服务。
在深入社区开展调研后,刘忠斌深感老年群体的学习热情高涨,以及各级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多渠道创办老年大学的成效。“但在大学覆盖面上,还需进一步延伸,尤其要深入社区,利用社区现有空间和设施,积极谋划老年大学建设。”刘忠斌认为,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开放文化和教育资源,系统化开设课程,有计划地推进教学,从而保障老年群体的学习成效,提升其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刘忠斌还观察到,老年群体中有不少各领域的“大咖”,他们有经验、有智识、有技术,完全可以承担更多角色,甚至由学员转化为教员,继续发光发热,进而带动更多人开发人生下半场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