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 6月21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了解到,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今年呼和浩特市进行“公参民”学校整改,涉及6所学校:在即将到来的秋季招生季,5所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招生,1所学校初中停办,转为民办独立高中。
据了解,“公参民”学校包括三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这6所“公参民”学校为: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属地新城区)、呼和浩特市星河中学(属地回民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方圆中学(属地玉泉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娜荷芽双语学校(属地赛罕区)、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属地赛罕区)、呼和浩特市桥华学校(属地赛罕区)。其中,桥华学校为完全中学,改制后将停办初中,转为独立的民办高中,现有的两届初中学生原址过渡。
目前,市四区政府正在督促这6所学校限期整改,确保在8月底前全部转制完成,同时做好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政策解读工作,确保平稳过渡。今后呼和浩特市一律不得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民办学校。
启秀中学校长王小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改制成公立学校后,学校主管单位不变,属于新城区教育局管辖,是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分校区之一。
此次“公参民”学校整改备受家长关注。不用交纳高额学费的同时,有家长担心,学校改制后,师资队伍会不会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王小娟介绍说:“启秀中学将继续实施分层教学、学科拓展培训、个别辅导等因材施教的教学举措。本届师资基本保留原初三‘超人组’团队大部分教师,还吸纳了其他校区的优秀教师,联合组成20个班的强有力师资。除部分带编教师继续留任,其他教师通过参加编制考试或者区聘考试转变为更加稳定的教师团队。重要的是学校已经形成完善的教师培养和管理体系。”
按照赛罕区小学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采取固定片区和共享片区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固定片区只招收区域内房户一致的适龄儿童,材料审验后直接录取,其他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到原片区(2021年片区)审验材料;固定片区录取后剩余的招生计划,招收共享片区房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审验材料后,未超出学校剩余计划直接录取,超出剩余计划采取电脑随机录取,未录取的返回原片区审验材料。
据了解,这5所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招生后,除今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学生免费外,此前招收的学生也将免费就读,改制后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师培养以及师资方面会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