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城址航拍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增强文化认同,而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为学科己任的考古学则通过丰富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增强了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经过近70年历程的内蒙古考古工作,在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强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阿尔寨石窟寺全景
“考古写史”实证了“无字时代”频繁的文化交流
考古学以科学可信的实物材料改变了上世纪“疑古思潮”“东周以上无信史”的错误认识,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内蒙古考古工作已初步阐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文明历程,“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因考古而丰满,距今约50万年的大窑遗址、距今15万~7.5万年的萨拉乌苏遗址实证了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距今5万~4万年的金斯太洞穴遗址用大量勒瓦娄哇技术石制品证明内蒙古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欧亚大陆东部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历经几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内蒙古东南部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年)至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年~3500年)考古学文化谱系;中南部地区也已初步建立了自裕民文化(距今8400年)至朱开沟文化(距今3800年~3200年)考古学文化谱系,用实物证实了内蒙古自有人类繁衍生息以来,就是多文化、多人群的融合之地,不同人群在此共同绘制了早期人类血脉相通的历史画卷,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萨拉乌苏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器
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发掘区全景
长城再现了各族人民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两边是故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长城这一历史载体下被真实再现。内蒙古境内有不同历史时期长城7570公里,约占全国长城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沿线分布大量的中原文化城址,充分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深居北方草原的游牧人群因对“文明”心向往之,不断南移,促进了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以“华夏”自居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形成最早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城也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不同人群互通交融的纽带,长城两边不同人群因长城而融合、因长城而发展。历经战国秦至西汉早期的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出土的700余件器物,真实反映了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形成过程;和林格尔小红城墓地以釉陶器、漆器等为代表的随葬器物体现出“汉代大一统”的文化影响力;秦汉广衍县古城形制与规划布局展现出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的文化面貌,真实再现了同一文明体系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
乌兰图嘎遗址发掘区域全景
魏家窝铺遗址出土红山文化垂带纹小口双耳瓮
多元考古项目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混居、融合的重要区域,考古成果证实,春秋战国时期曾活跃于鄂尔多斯和阴山一带的楼烦、南匈奴逐渐融入农耕民族之中;秦统一时,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二元交融共生的形势已初具规模且趋于常态;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中出土的两汉风格陶器、瓦当、铜镜等,见证了两类不同经济形态人群的交流与融合;全区石窟寺调查成果深度显现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特点;武安州辽塔考古发掘明确其建筑特征源于中华文明大背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结构之上的共同体意识,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与“有容乃大”的智慧。
辽上京塔基发掘全景
裕民文化出土陶器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未来,内蒙古考古工作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两个打造”,以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为己任,全面拓展内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维度,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应有力量。
沙梁子古城汉代粮仓建筑基址
武川县坝顶祭祀遗址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