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全区推进奶业振兴现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参会代表先后观摩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和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深入了解“中国乳都”走出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参会人员乘坐电瓶车观摩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记者 怀特乌勒斯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记者了解到,这里最大的亮点就是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液态奶项目采用工业互联网5G BIM技术,打造全球一流的数字化工厂,”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潘刚介绍,“该项目大大提升了液态奶灌装速度,每小时可灌装4万包,是目前全球最快、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灌装机生产线。”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的液态奶包装车间。记者 闫晨光摄
据悉,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全球领先5G绿色生产人工智能,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自动化及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液态奶、婴配粉和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游、餐、购、行、学有机结合,实现园区内各类预约、导览、用餐、购物和学习,打造国内一流的5A级沉浸式智能化工业旅游平台,成为永续发展的生态区、面向未来的生态城,以及世界乳业的策源地和城市群发展的典范。
参会人员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的产品展示区参观。记者 怀特乌勒斯摄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95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共有32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6500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区乳业全链条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参会代表观摩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记者 闫晨光摄
“蒙牛”是我区又一个乳业巨头,多年来,“蒙牛”立足呼和浩特,除在国内建立了41座生产基地,还在新西兰等国家建有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工厂总数达68座,年产能合计1000多万吨,实现了从“草原牛”向“世界牛”的蜕变。
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内的奶酪、鲜奶生产线。记者 怀特乌勒斯摄
在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8期项目工厂,记者看到鲜奶、奶酪、低温3个工厂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生产。“鲜奶、奶酪是为助力乳都发展,优化升级内蒙古产品结构,以先建工厂后拓市场的原则,提前布局的重点项目。”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卢敏放介绍,“目前已形成常温、低温、冰品、鲜奶、奶酪、奶粉、功能乳品全品类布局,是全国品类最全、规模最大的乳品综合加工基地,总产能1100吨,年产值约50亿元。”
伴随着国家、自治区大力实施奶业振兴战略,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借助数智化升级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全链条降碳行动,重点推动布局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低碳生产项目,打造智能制造4.0标准工厂,实施“奶牛种业”发展计划。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打造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形成世界级的乳产业链,提升内蒙古乳业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内的产品展示区。记者 闫晨光摄
未来,我区将继续以开放、绿色和创新发展,构建全球乳业新格局,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式发展,打造可持续产业链,将“中国乳都”打造成世界名片。( 视频/王鹏 王智华图片/闫晨光 怀特乌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