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微信小程序可真方便,现在我们在家用手机就能查看田里的墒情,旱涝都有提示,按照它的提示灌溉,既节水又省电。”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村民杨丽芹说。在杨丽芹家里,几位村民正聚在一起研究“智慧农气”微信小程序,每个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这是什么“黑科技”,竟如此受欢迎?
原来,在中国气象局的精准指导和帮助下,突泉县建成了全国首个县级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站,并引进多项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预警系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打造出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切实给广大农户带来便利和实惠。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农田总面积3620亩,于7月29日正式建成投用,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赛银花村、曙光村的148户农户直接受益。示范区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农业在线监测系统等提供的实时数据,科学指导田间生产作业,可节水约59%、节肥约43.75%、节药约29%、节电约38%。
示范区设有农田小气候仪和土壤水分监测站,并同步为农户安装了“智慧农气”微信小程序。农户可通过气象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在智慧平台上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合理规划农业生产,进行作物植保。而且,农户可随“机”查看土壤墒情、气象监测等信息,及时掌握农田旱涝动态,足不出户实现智能化高效精准灌溉,达到增产增收、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我们现已引进、转化多项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将在全县127万亩高标准农田中逐步推广。该项目的实施,既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能做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中国气象局挂职干部,突泉县委常委、副县长臧海佳说。(记者张伟男通讯员贾辰张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