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提出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口号。如今,随着康巴什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了群众治病就医的健康“驿站”。
“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医生都可以上门服务,这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大好事呀。”谈起家门口医疗的方便,今年74岁的居民张志忠很有感触。原来,前段时间他因病住院,虽然如今已经出院了,但放心不下的女儿还是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父亲的身体状况。不过,相较于女儿的紧张,张志忠却显得从容许多,让他拥有这份淡定底气的,是康巴什区越来越便利的医疗环境。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基层卫生服务主要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他们会及时建议患者转到大医院就诊。与此同时,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居民受益。
青春山街道恩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江还告诉笔者:“为了方便辖区居民就近医疗,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入户走访,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根据健康档案情况,我们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上门为新生儿、孕产妇、慢性病等人群做上门回访工作。此外,我们也在不断提升医疗就诊服务能力,包括门诊常规检查、化验、中医理疗等方面,都是为了满足周围群众的实际需求。”
近年来,康巴什区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共建成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全区4个街道、19个社区,惠及康巴什辖区内11.89万居民。主要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等内容,实现了“便民医疗服务圈”,进一步改善居民对基本卫生健康服务的体验。
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短短几年时间,康巴什区“便民医疗服务圈”的建设,为群众“圈”出“宜居、宜养”的美好生活。(张欣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