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头牛的小养殖户变身家庭牧场主,从精准扶贫户到致富典型,5年时间,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永福村农民李锦完成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蜕变。
“哞哞……”还未走进李锦家的牛舍,远远就听到了阵阵牛叫声。在牛舍里,记者看到,几十头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李锦正在精心呵护着他的这些“宝贝”,一会儿摸摸这头,一会儿拍拍那头,不时地给牛添些饲料,在他的精心饲养下,这些牛个个身健体壮。
“现在喂牛也挺省事,早上一个来钟头就喂完了,再就是平时去村里转一转,去地里看一看,现在种地也挺省事,全是机械化。”李锦说。
在李锦居住的小院里,记者看到,一排整齐的砖瓦房窗明几净,院里进行了硬化,建起了一座800平方米的库房,全自动搅拌机、打草机、拖拉机、农运车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
李锦曾经是村里的富裕户,后来因病致贫。2016年,他被列为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永福村的精准贫困户。精准扶贫的“及时雨”让李锦如沐甘霖,在拿着第一笔扶贫款后,他当即买了一头成年奶牛,母牛买回来20多天就生了小牛犊,这让李锦喜上眉梢。李锦每天早起晚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奶牛准备最好的草料,把牛棚也收拾得和家里一样干净整洁。“脱贫要靠自己,要靠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这样,你一辈子也富不起来。”李锦常把这句话记在心间,因此也更加努力。
养牛让李锦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的精气神越来越足,身体也慢慢好起来。借助后续的1.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李锦又先后买回几头牛犊开始自繁自育,每天起早贪黑地收拾棚圈、喂草喂料。为了养好牛,李锦一边请教身边有经验的养牛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养牛技术,一边从手机上查阅疫病防治的知识。到2017年底,李锦已经有了18头牛,纯收入超过9万元。
尝到了养牛的甜头,2018年李锦开始扩大养牛规模,在亲戚邻里的帮助下,他把牛圈进行了扩建,并且将牛按照品种、大小分开养殖,年底又和同村的乡亲合作,共同成立了有福农牧养殖合作社,把牛卖到了云南、上海、广东,当年纯收入达到18万元。
2019年,李锦从合作社退股,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庭农牧场,年收入近30万元。再次富裕起来的李锦,感恩党的扶贫政策,也感谢乡亲们的帮助。他把自己学到的养殖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向村民们倾囊相授,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养牛。现在全村有200多户村民跟着他一起发展养殖业,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自从养牛这几年,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我的养牛场实现了自繁自育,慢慢再把种群扩大,在自己过好日子的情况下,同时带动周边人养更多的牛,一起发牛财。”李锦说。(记者:卜娜 王铁 贾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