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气派——新时代十年内蒙古发展报告之三
内联八省、外接俄蒙,8000多里的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20个对外开放口岸……
地处祖国正北方的内蒙古,既是北疆安宁的守护者,又是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一“守”一“开”之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
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走进内蒙古,让我们共同领略北疆气派。
屏障永固 北疆安宁
10月1日,国庆节。二连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和驻地解放军联合组成的队伍在国门前集合完毕,沿着边境线开始巡查。
他们身后,万家团聚、欢乐祥和……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10月3日,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满都拉口岸边境派出所护边员阿迪立,背起望远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巡边路上,不断注视着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巡边结束,一轮明月已挂上天空。
阿迪立的这种坚持来自父亲阿迪雅的传承,阿迪雅已经在这片草原上坚持巡边38年。阿迪立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守好边疆、守好家园。
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民警与护边员阿迪雅巡逻踏查边境线。周国栋摄
在内蒙古,有许许多多像阿迪雅、阿迪立一样的护边员,不穿军装却甘守边防,不是战士却一心戍边。他们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以及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共同筑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
心手相牵,共守家园。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马背警队民警在巡逻途中。格日勒朝克图摄
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平安建设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奋斗、全力追梦。
内蒙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打造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全方位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全区12个盟市全部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2018年以来,已打掉涉黑组织69个、涉恶犯罪团伙109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265名。
5年来,全区各地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4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97%,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生机勃发 共享幸福
从住蒙古包到搬进砖瓦房,从骑骆驼出行到开上汽车,从用药不便到医疗有保障。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边境牧民孟根阿古拉,切身感受到了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带来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乌力吉苏木大力实施饮水保障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16项工程建设,切实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条件;依托优势传统畜牧业,探索做优做大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牧业综合效益,带领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大力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中央、自治区本级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6.8636亿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项目,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各族群众团结奋进,乐业兴边。
“这款刺绣包质量非常好!”8月30日,家住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斯琴,在直播间向网友推介自己亲手制作的蒙古族刺绣产品。
借助直播平台脱贫致富,斯琴的刺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像斯琴一样的脱贫亲历者,内蒙古有157万人。如今,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同心共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关键是要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在内蒙古,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成为最美的风景。各族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让“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永放光彩。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帮牧民从野外捡回刚产下的小羊羔。格日勒朝克图摄
在满洲里市敖尔金新村,牧民白金团结带领乡亲们奋斗致富的故事传为佳话。
面向未来,52岁的白金信心满怀:将依托敖尔金新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一优势,团结带领更多各族群众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使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北疆盛开得更加艳丽。
十年来,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过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加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百姓收获稳稳的幸福。
向北开放 活力彰显
“不开放不发展,小开放小发展,大开放大发展,全面开放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揭示出的朴素道理。
可以这样说,坚持向北开放,既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又能有效解决内蒙古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
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广泛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内蒙古正在努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开行中欧班列10年,满洲里口岸已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中欧贸易以及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通道,承担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进出境中欧班列运量。
不仅仅是满洲里口岸。内蒙古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20个现代化口岸宛如璀璨明珠,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连接着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
满洲里边检站民警联合满洲里海关关员对中欧班列进行查验。单昆摄
从另一方面讲,对内蒙古而言,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主动跑、主动找的意识,全面加强同兄弟省份在优势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和干部人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内蒙古一直在努力。
“这件羊绒衫很漂亮,我想试一下。”“牛肉干多少钱?我多买几包。”9月2日,“第三届内蒙古味道—北京招商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内蒙古展区人头攒动。
推介会共签署29个京蒙合作项目,签约意向金额达1.28亿元,为北京和内蒙古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与此同时,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大刀阔斧、真打实凿:
突出一个“实”字,重实干、务实功、求实效;聚焦担当作为、讲诚信守信用、真善美、不拖拉、有规矩,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自治区职能部门“刀刃向内”,带头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落实落细……内蒙古用满满的诚意,吸引着投资者纷至沓来。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达473个,总投资12211.6亿元;内蒙古登记在册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245.61万户,同比增长5.83%。1-8月,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增速连续7个月居全国首位。
······
走过非凡十年,内蒙古联通内外的基础条件日渐优越:
始发和过境中欧班列分别达到300多列、6100多列,成为全国口岸最多、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第一的省区;
全区铁路运营里程从9400多公里增加到近1.5万公里,居全国第一;
新增公路里程4.9万公里,与周边八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
民用机场由15个增加到43个,呼包鄂乌和赤峰、通辽等地融入首都2.5小时“通勤圈”。
走过非凡十年,内蒙古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9万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由26.8%提高到43.5%;5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自建海外仓10个,主要经营产品涵盖农畜产品、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领域。
走过非凡十年,内蒙古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与1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由2012年的44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7.3亿元,增速达到62.6%。
中欧班列通过满洲里口岸。肖建波摄
追梦新征程,豪情创未来!
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全面加强同各省区市的经济协作,构建形成全域开放、大开大合的格局……
新征程上,内蒙古正以更远的目光、更硬的举措、更实的行动,书写更加厚重的北疆气派!
记者:周秀芳徐亚军及庆玲
动图制作:哈丹宝力格
新媒体呈现:李超然
部分图片由内蒙古边境管理总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