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干出政绩,是应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但怎样看待政绩?如何作出政绩?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向着同一个目标不懈奋斗,以钉钉子精神干事创业,就是一种正确的政绩观。
发扬钉钉子精神,需要不懈努力,久久为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如同起高楼,地基部分深藏地下、不显山露水,但作用大、必不可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具有长远眼光,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努力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发扬钉钉子精神,需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动摇,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气馁。
发扬钉钉子精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领导干部既要挂图作战,又需不断创新,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比如,右玉植树造林,当地干部群众在不同时期实施了不同的思路,经历了“先让局部绿起来”“要把风沙锁起来”“绿色屏障建起来”“金山银山富起来”等不同阶段。寿光也因时因势改变种植模式和技术,一步步打造出蔬菜种植的金字招牌。只有紧跟形势变化,不断在方式方法上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既要有苦干实干的冲劲,也要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