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海洋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次主题教育把“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作为具体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传递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成效实不实,归根结底要看能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从哪里来?不在于漂亮的说辞、好看的数据,而在于把事儿办在实在处、心坎儿里的服务温度和行动速度。可以说,主题教育越是贴近人民群众需求、及时解决好实际问题,就越能接地气、强底气、促发展。如果人民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回应、难点得不到纾解,那又有什么效果可言呢?
知民情方能解民忧,暖民心才能聚民心。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广大党员干部就要从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入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挽起袖子、俯下身子、扛起担子,在民生大事上迈开步子履好职,在关键小事上找对路子担好责。群众遇到难事、着急上火的时候,要及时出现、雪中送炭。加快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让人民群众从主题教育中切切实实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日子有盼头,才更有奔头。把主题教育与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融于一体,把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努力在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上、在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这些“暖”汇聚起来、形成合力,我们发展的脚步就会越走越稳、越踏越实,人民群众向往的更高品质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