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利军)9月28日,内蒙古第157例、第15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呼和浩特市顺利完成捐献。两位来自不同地区的捐献者,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两位大爱捐献者
来自鄂尔多斯的朝格(化名)今年46岁,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退役后,他常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许多公益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2014年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朝格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义无反顾留下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9年后,朝格终于接到了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能够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小,我觉得能有机会挽救一个生命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为这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只有我能做的事儿,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朝格说。连续注射5天动员剂后,朝格终于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来自呼和浩特市的志愿者小穆(化名)是一名电力行业从业者,今年24岁。读大学时,他在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看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手册,认真了解相关知识后,他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挽救一个生命。
“我童年时的一位玩伴就是因患白血病而去世,所以我加入中华骨髓库,不仅是为了帮助他人,也是为了弥补我童年的遗憾。”小穆说。
在接到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小穆已经参加了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小穆经常出差,奔波于各个城市,他在工作间隙积极配合锡林郭勒盟和包头市红十字会完成了捐献前的各项检查环节,最终在呼和浩特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内蒙古分库已拯救了近160个正饱受血液病折磨的家庭,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留取血样,为患者提供生的曙光,共同传递爱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