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6名大学生当天献血8200毫升。
献血现场
当日一早,献血屋内就排满前来献血的大学生们,他们认真有序登记、询问、献血,许多学生已经不止一次来献血了。他们表示,献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能参与献血说明献血者的身体很健康。
一位第一次参加献血的男同学说:“开始有点害怕紧张。实际上不过是扎了一针而已。献完了才发现没什么的。”
献血现场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范子俊第一个来到位于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的滨海献血屋献血,范子俊已经是第五次献血了,累计献血达到2000毫升。他笑着对记者说:“在公益献血者队伍中,我这点献血经历并不算多。公益献血是一件有益他人的事,也能成就自己的爱心,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公益者,每次群里有献血活动,大家都会积极参与,我能加入也非常开心。”
合影留念
“十年前,母亲重病急需血液,我第一次对献血有了认识,知道老弱病残孕都会在特殊时刻急需血液,而血液的提供却要靠社会大众来无偿捐献。如果没有献血事业,许多在极困危难之中的人就会丧失生命。正是看到了母亲当时被救的情形,使我对献血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博爱服务团队长高铭泽进入大学后甘作一名志愿者,热心公益事务,是献血队伍中的积极者。
“我是大一时在一次对残障儿童群体的支教中,对公益事业有了一定认识,觉得社会中还有那么多的残障人士需要救助,在突发事件中,也会有许多人需要输血这样的救助。我也知道了社会中有很多爱心人士都在积极关注公益事业,这种爱心和无私的付出很值得称赞。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公益事业,经常积极参与,献血只是我参与的其中一项活动。”大二学生郭思彤说。
“能够帮助他人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多种多样的公益实践活动都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心和热情。刚开始大家并不了解献血,会有顾虑,但是经过学校科学全面的介绍和倡议,大家都对献血有了新的认识,纷纷参与。”大二学生雷凯钧说。
“内蒙古工业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组织学生献血,基本上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发出无偿献血的倡议后,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共报名30多人,实际献血26人。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倡议,激发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我个人觉得,大学生对献血这项活动还是积极响应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具备献血的资格,适当的献血还对身体有好处。”第三次参与献血活动的该校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路绍瑄对记者说。
内蒙古血液中心与北方新报社持续开展无偿献血公益联盟招募活动,内蒙古血液中心爱心邀约热线:全血0471—4212330,血小板0471—4212245,北方新报社爱心邀约热线:18686032799,欢迎广大爱心人士在工作日时间段拨打热线,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用热血的温度延续生命的长度。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