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11月,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街头、游园、广场都换上了五彩缤纷的新色彩,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色调、秋天的阳光,到处是绝妙的秋景,人们行走中,感受“一叶知秋”的意境。
周末的大好天气,多数人喜欢走出家门,在清爽的秋风中,明媚的秋日下,踏秋游。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仿佛也在这个秋日打开了颜料盒,各种色彩迸发出来,将这个园区装扮得如同油画一般。不少市民游客来这里踏秋,特别是园区的绿色长廊,已经退去夏日的翠绿,披上红色、黄色的“新装”,游客们利用落叶造景,在落叶飘零中拍出美丽的秋天,从而满足自己喜欢拍照的爱好。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这里很适合打卡拍照,秋游出来感觉很舒服。
穿过长廊,来到博览园里的风情水街,这里流水潺潺,微风徐徐,给人一种通透心脾的清爽。随处可见形态各异、形象生动的趣味雕塑,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五原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风情水街上,馆内全方位勾画出了从古到今河套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示了古代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节假日,这里也是市民们学习和游玩的好去处。
“这些东西爷爷以前都用过。过去人穷、生产更落后,耕地主要靠人和牲口,一天下来也耕不了多少地,真是很辛苦,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博物馆内,65岁的陈强老人一边参观一边给孙子讲解着。
“今天是星期日,我特意带着孙子过来看一看以前的耕作农具,给他们讲一讲传统耕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些图片和老物件,是我们老辈人的念想。”陈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位于五原县八里桥田园综合体内,由内蒙古民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建设,民富公司成立11年以来,重点投资建设了河套农耕博物馆、农博园门楼塔楼、二十四节气广场、绿色长廊、190栋温室大棚等主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打造了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集科普教育、参与体验、娱乐趣味、生态引领、现代农业展示等内容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儿童体能拓展、研学营地园区。2015年,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被评为丝绸之路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7年,获评国家级4A级景区;2021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重点位于文化产业园区,也是全国研学教育实践实践基地。
内蒙古民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广勇说:“2023年,我们公司坚持补短板、促升级、促转型,在乡村旅游、研学教育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升级改造了拖拉机农场,打造了特色民宿、开心农场、漫野之葵露营基地,装修了研学宿舍等,拓宽了就业创收的渠道,增加了收入,带领大学生在家门口‘创业’,旅游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0%,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推进全域景区建设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