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谢谢你们从中调和!不是我们恶意拖欠物业费,确实是小区物业服务不到位……”11月21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一小区,武川县人大法制委工作人员上门调解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兑现。今年以来,武川县人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展“人大+法院”监督、调解工作,并于近日在武川县人民法院设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和诉前调解室,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上门调解
据了解,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短短一个月以来,人大代表巧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参与调解工作,截至11月21日,已经成功化解了13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及供用热力合同纠纷。通过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解震器”和“调解员”作用,在当地形成了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激化、不上行”的良好态势。这种便民高效、零收费的调解模式,既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时间和成本,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