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弘扬蒙古马精神】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治沙——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温苏雅勒图

  登上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区的瞭望台,视野所及,绿色绵延,肆虐了数个世纪的风沙,在这里低下了头。“以前这里都是石头和沙子,连草都不长,谁会想到现在这里能树木成片,连空气都变甜了。”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党组成员温苏雅勒图说。

  温苏雅勒图现年55岁,出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西日淖尔嘎查,从小目睹漫漫黄沙侵扰牧民生活。“一到秋天,牧民就需要储备草料,可到处是黄沙,就是没有草。牧民只能用草场证做抵押,贷款买草料。每年5月抓羊绒,六七月份卖了羊绒才能还清贷款,年年如此。”温苏雅勒图对几十年前的往事仍旧记忆犹新。

  年复一年的生活,让幼时的温苏雅勒图逐渐明白:如果不制止黄沙侵袭,牧民的牛羊随时有可能饿死,人们将没有立身之处。从此,他立下宏志:让草场不再受风沙之苦,还家乡一片绿色。1986年,他如愿考入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开始研究防沙治沙技术。1991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乌拉特后旗林草局,正式成为一名林草人。

  每年四五月份是乌拉特后旗开始植树造林的季节,也是林草人最苦的日子。在造林期间,温苏雅勒图和同事们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两个多月,住的是帐篷,吃的是“大锅饭”。每天还要穿梭在各个植树点,耐心细致地指导工人怎样挖坑、怎样培土。“刚出锅的饭菜就有沙土,一嚼便碜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温苏雅勒图憨憨地说,“当时的资金只够买树苗,村民都是义务出工,我们只能带头苦干。”

  2004年,温苏雅勒图开始主持和参与多个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其中,他主持建设的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治沙造林系列项目,飞播面积达80多万亩,成效面积率达62.2%,使乌拉特后旗森林覆被率提高0.7%,创造效益5436万元。

  2010年以来,温苏雅勒图的研究方向扩展到濒危原生树种人工栽培方面。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旱榆实生苗、酸枣、沙冬青、蒙古扁桃和霸王容器苗,完成造林面积4000余亩,成活率达80%以上,并因此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丰收奖二等奖。

  2022年开始,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嘎查、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努如嘎查、获各琦苏木满都拉嘎查和前达门嘎查陆续建立起4个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从栽植、接种,再到指导工人铺设输水管道,温苏雅勒图依然活跃在项目基地建设第一线。“防沙治沙不仅要种树,还要种出经济效益。”温苏雅勒图告诉记者,在这片梭梭地里,还引入了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推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沙地绿起来、牧民富起来。

  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林草系统的科技带头人,温苏雅勒图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全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先进个人”等几十项荣誉。面对取得的成绩,低调内敛、踏实寡言的温苏雅勒图说:“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就是个干活的林草人!”他用近乎执着的信念和理想,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治沙,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出动人的绿色音符。(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薛来)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