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妇女节邂逅非遗扎染

刘志远讲解非遗扎染

老师指导操作

浸染

“女神”们踊跃参加

   “扎染,古称绞缬,俗称扎花。扎染染料主要来自蓼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3月8日国际妇女节,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工会委员会联合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内蒙古少儿艺术研究所,将扎染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青城技艺文化创意工坊,为青城“女神”们带来手工体验和审美享受的双重厚礼。

  活动现场,来自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植物扎染艺术讲师、曾主理北京艺术博物馆女红坊染缬坊工作的刘志远进行全天授课,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对美的想象和创意,完成浸泡染布、扎结、制作染料、浸染的制作全流程。感受扎染带来的无穷趣味,在艺术的世界里回归质朴与本心。

  “扎染太有趣了,每次染完后就像‘拆盲盒’,总是能带给我惊喜,真是敬佩古人的智慧……”参加活动的“女神”连连称赞。

  活动现场,大家踊跃参与,对于织物的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进行印染。因制作过程中对织物进行扎结使得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匀、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因纹案花色的随机性,所以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据主办方介绍,在国际妇女节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致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家庭中辛勤奉献的女性朋友们,她们以智慧、坚韧和勇气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

编辑:郝小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