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一个属于青年的节日,一个关于梦想与奋斗的纪念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意气风发、逐梦前行,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奋力前行。日前,记者走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青春力量,聆听他们绽放绚丽青春的奋斗故事。
黑鹰山供电所:坚守“生命禁区”守护光明
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黑鹰山供电所里,有一群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坚守在“生命禁区”,守护光明……4月29日,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黑鹰山供电所,位于内蒙古最西端的黑鹰山镇,这里地表荒凉、人烟稀少、风沙肆虐,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供电所现有8名员工,他们跨越戈壁和无人区,奔波在布满“炮弹坑”和“鸡窝坑”的土路上,肩负着黑鹰山地区3.3万平方公里内1001.84公里输配电线路的运维以及周边军、企、民、警约105户900余人的电力服务工作。
2007年,额济纳旗政府、内蒙古电力集团决定共同出资,建设一座110千伏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建成后黑鹰山地区将彻底结束依靠柴油机发电的历史,全面拉开地方经济发展序幕。当年8月1日,黑鹰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第一代电力人背着行李、带着锅碗瓢盆、坐着施工车辆进入黑鹰山地区,在这片广袤戈壁上开疆扩土。2008年3月13日,变电站建成投运,黑鹰山地区亮起了第一盏“长明灯”。
17年来,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戈壁上,一批又一批电力青年克服极端自然条件、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极其艰苦等困难,竖立起一座座“生命铁塔”。他们流血流汗,甚至还有人将生命留在了这里……他们在全力保障辖区用户用电安全的同时,还常年帮助相隔200公里的8户牧民解决用电和生活困难,无偿维修各类电器,送医送药、代购日用品。该所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祖国北疆“边疆牧民的生命线、国防事业的保障线、生命禁区的光明线”,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苏日嘎拉图是黑鹰山供电所第四任所长,2015年至今,他已在这里坚守了近10年,每年陪伴孩子和家人仅50余天。苏日嘎拉图心怀愧疚却也无悔,他深知身上的责任,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说:“黑鹰山供电所将继续发扬‘忠诚、团结、奉献、坚毅’的精神,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以赤诚之心践青年之志,肩负守护万家灯火的重任,用光明温暖点亮‘生命禁区’。”
助盲团:走出家门携手追光
5月1日,是呼和浩特市助盲团成员们相约一起跑步的日子。7时,5名青年队员武琨杰、孙雁文、张玉泉、辛明华、马威来到阿拉泰游乐园,手拉着手一起跑步。
他们都从事盲人按摩工作,虽然视力不佳,有的全盲,有的仅有微弱光感,但是他们阳光开朗,在一起有说有笑,跑步时互相帮衬,前方有障碍物时,视力稍好的队员会提醒引导。
“我们发起助盲团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盲人,走出家门,来到户外,大家互帮互助,成就更好的自己。”助盲团的发起人之一武琨杰,今年28岁,因先天弱视,从小学习盲文,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了按摩技术,已从事盲人按摩工作10多年。他对记者说,考虑到盲人独自跑步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6月,他和其他几位成员有了相约一起跑步健身的想法,于是,发起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助盲团,目前,成员已经增加到29名。
“每周三和周六一起跑步,已经持续近一年,感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了。”马威是助盲团第一批成员,他说,大家通过跑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身体和心情都有了很大改变。
和其他成员不同,辛明华双目全盲,丈夫张玉泉因遭遇意外双眼仅有微弱光感。“跑步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我的感觉特别灵敏,陌生的地方走几遍就能记住,更何况还有他们陪着我,我可以放心的奔跑。”辛明华乐观自信地说。
经过一年时间成长,助盲团的成员们除一起跑步外,还经常组织登山、志愿服务等活动,还组建了一支盲人乐队。先天弱视的孙雁文,是音乐系毕业的本科生,擅长演奏萨克斯,他和助盲团成员定期排练节目,通过音乐丰富生活。
武琨杰说,今年计划组团参加马拉松比赛,未来,他们也将共同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人生,他希望更多的盲人朋友加入到团队中,携起手来,共同追逐光明的人生。
青年警察:从警无悔为民服务
从警之路,是青春的选择;风华正茂,忠诚正义;履职尽责,无怨无悔;“青警”,如初春,如朝日……
基层公安工作是最磨炼精神意志的地方。从警9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派出所民警白巨龙一直扎根基层,在岗位上不断历练、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如今,他负责党务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付出将工作干得井井有条,彰显特色。
白巨龙今年31岁,从小就对警察充满向往,每当在电视上看到警察抓到犯罪嫌疑人时感觉酷酷的,梦想终变成现实。长大后,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有着他人眼中的酷,也吃得起别人看不见的苦。在白巨龙眼中,警察就是这样,永远是从警无悔,默默奉献的人。
多年来,白巨龙积极投入一线工作,主动揽起责任,奋战过多个岗位,治安打击、社区警务,再到如今的党务工作,不管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还是与嫌疑人斗智斗勇,这些岗位的历练都让他不断得到成长。5月1日,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的白巨龙,他对记者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决定我将与辛劳作伴,风雨兼程,青春无悔。”从警多年来,虽然看起来并非光鲜、壮烈,但是,繁杂、琐碎,也一样是白巨龙为民服务的情怀。
在未来工作中,白巨龙说,他将写好属于自己的警察故事,不负青春、不负藏蓝。
社区网格员:青年有力量
在呼和浩特各社区,有这样一批青年网格员,他们活跃在社区基层,用心办事,用情待民,在网格里绘就青春梦想,绽放青春光芒……
5月2日,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老缸房社区,网格员陈晨正向居民介绍反诈知识。他说,社区老年人居多,反诈意识薄弱,这就需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多维度开展反诈宣传……
如今,在呼和浩特各社区,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到网格员队伍中,为社区居民服务工作注入新活力。
作为青年网格员,多年来,陈晨用真诚服务换来群众满意的笑脸。
2022年12月,他加入老缸房社区成为一名专职网格员。在他管理的老缸房社区第六网格中,共有居民297户,临街商户25户,其中多为老年人。由于该网格内多为老旧小区,城市管理问题突出且无专业物业团队管理,经常有居民找社区化解矛盾。
南马神庙街五号院北楼由于排污管道和楼下食品经营商户共用,油污经常堵塞管道造成污水流进居民家中。接到居民反应后,陈晨和社区居委会多次就此事和该商户协调,最终达成一致,将小区和商户的排污管道进行独立改造,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网格员是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暖心人,也是解决百姓‘最后一公里’烦忧的知心人。”陈晨说,网格员工作是平凡、微小的,辛苦的,但是居民事,无小事,这些都是值得做的。
近两年的社区服务,陈晨深刻认识到社区工作就是帮助他人,从累计一点一滴的小事,最终达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他对记者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奉献的精神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提高”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使命,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刘 惠 刘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