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 记者7月9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进入汛期以来(6月1日~7月8日),内蒙古平均降水量为68.8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3.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3毫米。
从分布情况看,呼伦贝尔市中部偏北和南部、兴安盟大部、通辽市大部、赤峰市东部和中西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东部偏北、乌兰察布市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大部、包头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中部偏北、巴彦淖尔市东部偏南等地区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阿拉善盟北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偏北等地不足10毫米,其余地区降水在10~5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中西部偏南及通辽市南部偏东、兴安盟中部偏北、呼伦贝尔市偏西和偏南部地区偏多25%~1.4倍;呼伦贝尔市东部和西部部分、通辽市中部偏北、赤峰市中部偏北和南部、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偏北、呼和浩特市中部偏西、包头市北部偏北、鄂尔多斯市东部偏北和东部偏南、巴彦淖尔市北部和西部偏北、阿拉善盟北部等地偏少25%~97%;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降水分布不均,目前全区气象干旱仍较为严重,重旱和特旱区域不断增加,特别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已持续多日,加之未来的高温天气,多地旱情仍将持续或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农牧厅已于7月8日联合发布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目前,内蒙古大田作物已进入生长关键期,需水量增大,气象部门建议降水偏少的农区结合农田墒情,密切关注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及时进行人工灌溉,保障各项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对于干旱较重的牧区,气象部门建议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广泛发动牧民开展抗旱减灾,引导推行补饲和舍饲育肥,减轻草场压力。同时干旱极易引发虫灾,各级农牧部门需加强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