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北方新报小记者:气象奥秘我知道!

mmexport1723223994562-01.jpeg
与气象老师合影留念
mmexport1723225309557-01.jpeg
参观天气预报演播室
mmexport1723225335324-01.jpeg
亲子游戏
mmexport1723357690134-01.jpeg
观察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mmexport1723357695920-01.jpeg
体验安装人工增雨炮弹(模型)
mmexport1723357704824-01.jpeg
百叶箱里奥秘多
mmexport1723357818114-01.jpeg
花粉监测
mmexport1723225268173-01.jpeg
了解气象知识
mmexport1723357825407-01.jpeg
人工增雨设备

  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人工增雨还是人工降雨?花粉浓度还能监测?8月8日,北方新报小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带着心中对气象的种种疑问和好奇,开启一场气象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在有趣的互动游戏中展开。小记者们先来到赛罕区国家基本气象站参观地面观测场设备,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冻土自动观测仪、风向风速仪等各种气象监测设备,让大家对气象数据来源有了初步认识。“原来这是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啊!”来自胜利街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于小悦说。

  随后,小记者们进入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学习与体验环节,一枚长约1米的绿色炮弹引起大家的注意。气象老师介绍说,它是按照人工增雨炮弹1:1制作的模型,旁边还有一架发射装置。

  “小朋友们要记住,是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而且人工增雨也不是想增就能增的,要有一定的水汽条件才行……”气象老师讲解着人工增雨的相关知识,并从列队、口令、检查装置、调方位角和仰角、炮弹出库、上弹、设置警戒线、申请空域、发射等环节进行情景还原,这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并亲自体验了安装炮弹。

  “人工增雨真神奇!”来自大学路小学四年级五班的熊钧硕在体验安装炮弹后开心地说。

  在花粉监测室,小记者们通过工作人员的演示,了解花粉类型和传播途径,认识容易引起鼻炎过敏的花粉形态,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我就是花粉过敏鼻炎患者,这个环节让我知道了‘罪魁祸首’的样子……”来自巨华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张歆雨直呼,气象之旅让她收获满满,太喜欢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了。

  了解了气象数据的采集过程,那么,这些数据又是怎样变成天气预报的呢?在气象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又陆续参观了天气预报演播室、气象监测预报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终于找到了答案。

  在气象知识小课堂上,气象老师向小记者们再次科普气象知识,并设置有奖问答和采访环节,大家踊跃参与,来自腾飞路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李怡可回答的问题最多,得到了气象老师的赞许。

  “每次活动都有惊喜,都有收获。”活动结束后,小记者和家长们纷纷表示。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