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做些什么?找饭搭子、球搭子、酒搭子,不如去夜校找找“学搭子”……目前,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已悄然成为呼和浩特当代年轻人钟爱的生活方式。聚焦自我成长的他们,正在充分利用夜校资源,学习技能、发掘兴趣爱好,让“学无止境”成为新的人生目标。
自我成长课程受欢迎
从2023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各类夜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课程五花八门,吸引大量市民报名,大家利用夜晚时间充电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从马头琴、呼麦、架子鼓到非遗掐丝珐琅艺术,从搏击、羽毛球、游泳到中医养生、易经、小儿推拿,从视频剪辑、美甲、理发到口才、法律维权课堂,夜校的课程设置堪称包罗万象,各行各业的知识浓缩到12节课内,为探索兴趣爱好的市民们打开一扇扇大门。
“我是一个I人(意为偏内向),就报名参加了口才和搏击课,希望‘套公式’学会表达、沟通,在社交场合不露怯,并通过搏击课这种对抗性运动,找回自己的力量感,增强攻击性和气场。”哈啰湃夜校学生陈莹向记者讲述自己选择夜校的原因。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夜校一般价位在12节课500元左右,多采取“报满开课”,团购课程带来亲民价,吸引不少市民纷纷报名,其中,乐器、口才、视频剪辑、舞蹈等项目报名人数相对火爆,大家试图通过夜校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整体形象气质的需求呼之欲出。
夜校也有社交属性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报名夜校课程的市民,多为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兴趣相投的他们,在课程中与同学们成为朋友,为夜校学习注入社交属性。
“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自我介绍,每周一次的见面,都能加深彼此了解,产生同学情谊。”市民王丽娜对记者说,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又没有利益相关,在课堂上往往能畅所欲言,分享不同的经历,自己的社交圈明显扩大了,是很不错的交友方式。
“能选择同一课程,说明我们的内心诉求可能是比较接近的,更加志同道合一些。”上夜校的张宇也表示,通过课程认识了很多朋友,生活更丰富了。
学生年龄改变 老师也在适应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的夜校经济多依托原有的艺术类、体育类等各类培训机构,学生来源多为小孩、老人,如今大量年轻学生的加入,也给夜校老师带来冲击和挑战。
“孩子的想法比较单纯,老师教什么孩子们就学什么,老年人上课主要是享受生活,不在意课程进度,喜欢认真做笔记,与老师互动,青年人则有很多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需要老师去理解、贯彻。”哈啰湃青年夜校口才课老师高富民向记者介绍,在青年夜校上课,学生都是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老师面对的挑战很大。
对此,青年夜校搏击课的郭国旗老师也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孩子们上课非常单纯,老师安排一个动作,孩子会服从指令,在规定时间认真练习,再苦再累也会坚持到底,成年人则会跟老师“讨价还价”,练累了就掏出手机自我休息,跟孩子们的上课态度截然不同。
“我们在上课时除了学习,更会直观地判断老师讲得好不好,教的是不是我们想要掌握的内容,并就此与老师沟通,探讨课程方向。”夜校学生陈雨晴说,自己报了口才课,她把跟老师博弈课程方向的对话,视为口才课的实践。
部分课堂学生越来越少
“老师,这周我有事,请假”“老师,出差了,请假”……这样的对话时常发生在夜校课程群内,比起开课时的高朋满座,缺席的学生越来越多。
记者注意到,学生们大部分是上班族,即使夜校时间安排在19时30分以后,不少学生依然无法做到每周准时到场。
此外,不少学生报名时图新鲜,后续新鲜感褪去,不想坚持,念在课程费不贵,便主动放弃后续课程。
“报名之初,是想着利用夜晚时间增进一下技能,但是12节课跨度太长,需要3个月,上班的人很难保证每周都能赴约,谁家还没有点事。”家住新城区万达社区的刘丽玲对记者说,希望夜校推出“次卡”“通卡”,不限定具体课程,学生可以包年、包月进行灵活体验。
对此,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一家青年夜校的负责人,她说,大多数课程都是有进度安排的,中途插班恐怕教学效果不佳,如果市民想体验课程,可以购买单节试听课,然后决定要不要购买全部课程,同时因为单节课折合下仅41元,如果学生因为个人情况错过课程,机构是不予退费的。
官方夜校也在兴起
除了收费夜校,不少公益机构、企业也瞄准夜晚黄金时间,推出公益课程,免费为市民、员工进行充电。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9月下旬举办第十期书画普及公益培训班,开设书法班、中国画班、油画班,课程为36个学时,完全公益免费,不同于其他工作日时段的公益培训,此次上课时间还增设周三夜晚和周末,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走进公益课堂。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由共青团组织的免费青年夜校也在火热开课中,陶艺、非遗螺钿、马头琴等多种类课程,为年轻人打造活力四射的“青春充电站”。
内蒙古交通集团也举办了英语夜校培训班,从内蒙古大学聘请老师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旨在提升员工拓展海外市场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