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巴彦淖尔

寻访“高台梁”地区“守”艺人:匠人匠心,身怀绝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越千年时光

  历久而弥新

  “高台梁”地区

  历史悠久

  丰富的文化底蕴浸染了这里的每个角落

  传统的艺术和技艺随处可见

  非遗文化

  在这里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今天,带大家一起走近“高台梁”(石哈河地区)的宝藏“非遗传承人”,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一根“竹签”演绎建筑美学

   从线条微曲的屋檐到纵横交错的梁枋,再到底下的三门四柱,贴上红色的对联,显得惟妙惟肖。用竹签做成的农耕工具和一头忠厚的老黄牛,显得更加鲜活灵动。历时3个月,光40厘米的竹签就用了3000根才制作完成的河套农家院是李四柱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李四柱介绍,“这件作品长58厘米、宽40厘米、房高18厘米、院高8厘米,里面陈设了50多件小物件,经典还原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套地区农家的生活环境。河套农家院所选用的竹签都是直径相同的,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切割的角度、所需长度和粗细,分毫不差,确保每扇门和窗无论大小都能打得开、关得上。”

  龙凤呈祥

   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李四柱偶然间了解到我国传统的扎刻技艺,萌生了用更结实耐用、选材方便的竹条和竹签来制作仿古建筑工艺品的想法,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摆件、挂架、灯笼、烟盒、古建筑模型……每一件扎刻作品都倾注了李四柱大量的心血。

   一件精美的竹签作品需要两三个月左右的制作时间,首先是图稿设计和选料,然后再对每根竹签进行雕刻,最后才是组合胶粘,最后再上色,一件作品常常需要几千根竹签才能制作完成。看似普通的竹签,在巧手的制作、时间的打磨中变成了精美的龙凤呈祥、五亭桥、四合院、埃菲尔铁塔……

  一把“剪刀”剪出文化魅力

   在石哈河镇西羊场村马二壕组有这样一位剪纸匠人——李树珍,她以执着的匠人精神,精湛的刻纸技艺表达着她的赤诚之心。

   今年71岁的李树珍是一名地道农村妇女,儿时,她看到母亲逢年过节就会剪纸贴窗花,便在耳濡目染下对剪纸产生了兴趣。妈妈手把手地教她,从一个简单的花草到小动物再到复杂的人物……逐渐地,她开始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法,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剪纸开始有自己的理解。

   李树珍的作品精彩不在技巧,而在构思。她非常善于剖析生活场景中的文化元素,还原反映文化元素的生活场景。现在她的创作方向是结合石哈河镇实际情况,把乡村振兴、党建文化等元素与剪纸融合在一起,发掘、打造专属于自己的非遗剪纸文化。

   为了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李树珍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文化艺术节、丰收节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她掌握的剪纸技艺无私地教给年轻人。她说:“我希望把我的剪纸技艺传给更多的人,让人们了解剪纸,爱上剪纸,让剪纸技艺遍地开花,越剪越美。”

  一粒“小麦”巧捏多彩世界

   在石哈河镇楚鲁图村,有一位面塑手艺人——贾瑞莲,她专注面人技艺30多年,凭借对面人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将传统手艺和现代生活巧妙结合,塑造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

   贾瑞莲说:“小时候,每到七月十五,我就盼望着母亲蒸面人人,为了吃面人人,母亲让我去刚收割后的麦田里捡麦穗,母亲说捡的多就能蒸得多。这让我们捡麦穗非常卖力!面人人现在又叫面塑,是河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从小受到熏陶,又出于好奇经常练习,自然也是学会了做面人人。”

   你可别小瞧捏面人的手艺活,要想发展,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塑创作不能只局限过去,也要与时俱进要用古老技艺反映现代生活。”为了让自己的面塑作品更具时代特色,她在题材上不断创新,“我是面塑传承人,不仅要传承,更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制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是生活的主角。每段平凡的人生,都有不凡的奋斗故事。

   在石哈河镇,像这样的“守”艺人还有石雕艺人曹福后、炕围画艺人李占魁、二人台传承人王发、康秀莲……他们勇于担当,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技能。

  付凯璐

编辑:任丽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