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装车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乌兰村黄芪种植基地,轰鸣的机械在田间来回耕筛,一根根黄芪破土而出,村民们跟在后面忙着采拾、分拣、装车,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村黄芪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相比于种植大田玉米,亩均省水达到100余立方米,而且药用价值高,需求量较大,现在价格普遍上涨。黄芪亩产能达到2200斤,每斤在3.3元左右,除去人工机械等成本纯收入4000余元。”乌兰村黄芪种植大户说。
老百姓有了“真金白银”,产业发展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我们乌兰村积极响应节水政策,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村‘两委’成员、党员、种植大户带头种植,率先组织村民试点种植黄芪1万亩。同时,为确保黄芪的品质优、产量佳,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农户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乌兰村党支部书记武东平介绍道。
近年来,大佘太镇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基地带动、示范引领,大力发展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0亩,解决就业5000余人。
“黄芪的药用价值高,需求量较大,价格普遍上涨,增收效果明显,同时发展黄芪种植可以达到高效节水灌溉、增收的目的。”大佘太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高忠恒说,“未来我镇将继续坚持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强化服务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打破传统中药材‘散、小、弱’壁垒,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范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