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专场

  11月20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专场,邀请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志强,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萍,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苏海,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我们知道,新兴领域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领域。请问,目前,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自治区“两新”工委)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后续工作将如何开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志强: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习近平近日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工作部门在改革中应运而生,划入了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两新”工委职责。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着力在抓统筹、建机构、聚合力、提效能、促发展上下功夫、出实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个覆盖”,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两个功能”,全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办好两件大事贡献新兴领域力量。

  我们着力优化机制。修订了“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将成员单位调整为21家,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责任,加强行业党委建设,组建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党委,调整优化自治区互联网行业党委、快递行业党委设置。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厅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行稳致远。按照“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要求,构建“‘两新’工委+行业党委+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织体系。

  我们着力攻坚克难。针对近年来新业态大量涌现,集聚了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等大量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群体的实际情况,专项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攻坚行动。对新兴领域组织和群体进行调研摸底,开展以“工作运行清、职工队伍清、党员人数清、党组织建设清、出资人情况清”“五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排查,统筹推进全领域、多行业党建“百日攻坚”行动。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有诉求、党组织有响应、行业党委有措施”的诉求收集解决机制,深入推进以“问出心里所想、问明生活所需、问清发展所盼,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建实保障体系,强化方向引领、发展引领和价值引领”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建三引领”行动。对重点民营企业进行了全覆盖走访,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重点民营企业党建惠企共同行动计划,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我们着力建强队伍。一是抓“两支队伍”。选优配强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认真落实包联指导制度,强化典型引路、龙头带动和“头雁效应”,全区共选派万余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二是抓培训提升。举办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示范培训班,指导行业党委对新兴领域党建业务骨干、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等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抓党建促发展水平。三是抓党员队伍。推动发展党员向新兴领域倾斜,注重吸纳政治素质高、示范效应强的中青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入党,努力把优秀骨干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骨干,把党员优秀骨干培养成企业负责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指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我们将持续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推动将党建责任写入行业主管部门“三定”规定,推进行业党委规范运行,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加快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二是进一步扩大“两个覆盖”。我们将紧盯新情况新变化,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依托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平台企业等,把党员组织起来。在新就业群体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

  三是进一步增强“两个功能”。我们将推动做好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工作,引导他们增强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持续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建设高素质党务工作者队伍,着力增强新兴领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强关爱凝聚。我们将推动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商圈、社区、楼宇、医院、学校等“友好场景”建设。健全新兴领域协商机制,妥善处理好平台企业和新就业群体之间的关系,依法维护各方权益,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您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请问自治区民委在健全制度机制,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占胜: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民委围绕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锚定办好两件大事,开展10项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行动,实化28项具体举措,把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贯穿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各项举措中,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夯实法治基础,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紧扣主线要求,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标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于地方性法规立法全过程。根据国家层面立法进程,适时启动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工作。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政策法规调整完善机制,持续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制定“铸牢”前置审核办法、行政规范性文件“铸牢”前置审核工作指南,完成对63件自治区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核,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基础。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理论研究,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扩容提质增效工程,自治区研究(培育)基地由8家增至19家。推进“健全五大机制、提升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构建“研究中心+基地联盟+研究基地”工作机制,建立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研究成果转化运用机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出台宣传教育具体举措;制定传承保护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见,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出版工程,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夯实理论基础、打牢思想根基、注入文化内涵。

  三是加强基层治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持续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开展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出基层创建工作品牌396个,初步建成依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探索“民族团结+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指导基层建立“红石榴+”议事平台,成立“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开展各族群众团结共事“微活动”,涌现出红石榴驿站等阵地23类1000余个。持续举办“石榴籽e起来”、“和美北疆、守望相助”基层服务活动,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机融入“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中,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一步,我委将创新推进宣传教育全覆盖、民族团结交融、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不断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央广网记者:我们从公开信息了解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信访工作的改革任务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确定信访工作的改革任务是健全五级贯通信访代办体系,那么信访局是如何落实改革任务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深化信访制度改革的重点,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健全五级贯通信访代办体系”是我区当前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信访工作的一次深刻变革,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权益、切实解决问题,坚持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和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我们结合内蒙古实际,把信访代办制作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载体,健全五级贯通信访代办体系,打通从嘎查村、苏木乡镇、旗县、盟市到自治区的代办路径,构建形成了五级双向贯通的信访代办体系,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代办”,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在家门口得到解决,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打通群众诉求“自下而上”、重点事项“自上而下”的代办路径。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五级信访代办工作已全部推开,自治区住建厅、民政厅等40个厅局、单位分别从条线上逐级贯通了信访代办路径。比如,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负责人就兼任了信访代办员,对接基层信访代办员受理信访事项,同时代替群众向本级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在信访代办中,群众诉求可以通过委托代办、主动代办、提级代办等方式,由基层代办员代替群众反映,实现信访事项 “有人帮着跑,有人代替办”;对疑难复杂的重点事项,实行指定代办,实现事项 “依法规范办,事事有结果”。

  二是优化五级双向贯通代办流程。对诉求简单的代办事项,简化代办流程,由乡村两级代办员通过调解等方式协调办理、即时答复;对情况复杂的代办事项,依托自治区网上信访智能辅助系统 “信访代办”模块,全流程网上流转、规范办理,实现实时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

  三是努力实现真代办、真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各地 “主动排查未诉先办,绿色通道接诉即办,上下贯通分类代办”,信访代办员随着工作推进随时转换角色,既是信息员、联络员,又是调解员、监督员,还是信访法治宣传员,切实推动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及时就地解决,今年以来,全区已代办各类事项2.5万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信访代办为载体,通过“信访代办+志愿服务”“信访代办+多元调处”等,在法治轨道上更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希望广大群众通过信访代办渠道反映问题,“两代表一委员”、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信访代办,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为人民、社会治理靠人民,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中宏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基层“一表通”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苏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坚持民呼我为、民需我办,推进改革增效、数据赋能,助力全区社会治理水平和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一方面,结合企业群众需求和基层减负实际,印发了《关于优化12345热线诉求工单处办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健全知识库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对群诉类工单处办流程等8条具体措施,在全区所有盟市、旗县推行了热线工单转办清单管理,取消村社级热线管理账号,实现了派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解决派单不精准及层层转派至基层的问题。设立诉求工单处办监督电话,推动工单分准办实,基层反映较突出的办理程序繁琐、简单派转至乡街、村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畅通“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履职通道,积极引导代表委员拨打热线电话反映社情民意问题2625件、带头督办重点疑难工单1723件,有效解决了一批涵盖社会管理、基层治理、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领域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上线便民挪车服务功能,近8个月共受理诉求63.3万件,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和群众体验感。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预警,每月将集中诉求事项通报给相关部门,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高效办理。全区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503万件,解决率达95%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升级全区12345热线一体化平台,提升统一调度和智能化水平,推广“两代表一委员”12345热线疑难工单督办回访机制,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着力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另一方面,我们针对基层填表报数多、多头录入、重复填报的问题,统一建设了基层“一表通”系统。该系统于今年9月底在全区范围全面推广应用,是全国已建成的首个覆盖全域所有旗县市区的统一报表平台,累计为3700余个旗县部门及乡街工作人员开通了2.2万余个系统账号。通过梳理形成共享数据台账,报表精减率近80%,总体看,基层“一表通”切实减少了报表量,基层只需定期对数据台账中少量变化数据进行维护,上级部门直接通过系统获取所需数据,实现了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数据多跑路、基层少填表”的初衷,使基层工作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察民情访民意、上门服务上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层“一表通”应用,按照系统之外无报表的原则,推动数据在“一表通”系统中自下而上流转,将基层统表报数的重复性工作转变为数据维护更新工作。同时,按照“一场景一张表”的原则,会同各级业务部门将系统中的数据台账再进行一轮标准化整合治理,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和14个自治区级数据共享资源库,在标准数据表的基础上,建设基层“根数据库”,向各级各部门精准回流数据,实现还“数”于基层,赋能基层治理。

  人民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将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志强: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体系构建”,夯实基层基础。我们着力强化“以块统条”,加强街道社区联合党(工)委建设,将街道社区党建、行业党建和单位党建统一在区域化党建中,推动乡镇(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我们着力强化“领导带头”,推动领导干部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带动相关部门组团式服务基层。我们着力强化“支部带动”,建设有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有素质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阵地场所、有务实管用的载体抓手、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治理有效的工作业绩“六有”村(社区)基层组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系统建设,推动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聚焦“减负赋能”,推进“壮马轻车”。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开展“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一体推进村(社区)组织“三项规范”,自上而下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明确为依法履责事项51项、依法协助事项20项,村级组织规范为3类、阵地外标牌标识压减为6个以内,列出证明事项负面清单20项、正面清单8项,并建立准入制度。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持续攻坚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的思路,与有关部门一道,推动健全苏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结合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一体推动优化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单,建立嘎查村(社区)事项准入、动态调整和运行评估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我们讲,减负不是终点,让基层的干部卸下包袱、扛起责任,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以蒙古马精神抓工作、优服务才是目的。我们紧盯减负增效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不断巩固拓展提升减负赋能工作成效。

  三是聚焦“建强队伍”,充实治理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后,内蒙古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从“选、育、管、用”全链条对社区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制度设计,提出了六个方面40条具体办法和多项创新性工作举措。目前,全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18人以上的标准。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这个办法的落地落实,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招聘录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晋升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机制,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四是聚焦“共治共享”,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一盘棋”思想,发挥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强化跨部门协同和政策衔接,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备案、履行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深入推进“众人来协商”。健全“党组织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共议机制,大力推广“红色物业”。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盟市、旗县明确驻地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责任并纳入考评体系。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县区督办、基层评价”机制。

  五是聚焦“作用发挥”,强化典型引路。推广运用“接诉即办”“信访代办”等经验做法。深入推进“六个一”系统建设,即在管理体制上,着力贯通“一条线”;在组织体系上,着力织密“一张网”;在队伍建设上,着力拧成“一股绳”;在服务保障上,着力优化“一站式”;在机制建设上,着力统筹“一盘棋”;在技术手段上,着力打造“一表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经验大起底,梳理、总结、发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信息来源: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