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方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做强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集体与牧民双增收。自2018年起,锡林浩特市全面开展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清产核资、资产量化、成员资格认定、注册登记等重点环节,构建起归属清晰、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牧区集体产权制度,赋予牧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以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益,为实现嘎查集体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22个嘎查4233户10035人持有股份31422份,股份量化资金共18645.31万元,其中集体股7360.56万元、成员股11284.75万元,产权制度改革总体完成率达100%。
完善政协委员工作室界别和延伸平台,拓展联系服务群众渠道。锡林浩特市严格按照“五有”标准,依托20个政协委员工作室,统一制定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倾力打造“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品牌,有效推进微宣讲、微协商、微监督、微建议、微心愿“五微”协商模式,扎实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目前,共组织相应界别委员和群众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妇儿健康义诊等活动12场次,协商解决下水管道疏通、噪声扰民等群众关心关切问题14件。
推动市场化运行,规范便民市场管理秩序。今年以来,锡林浩特市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引进社会投资企业投入120余万元,对巴彦查干街道牧民新苑、杭盖街道三队路口、楚古兰街道长城街3处便民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通过市场化手段规范管理秩序。投用以来,投资企业通过制定市场公约规范商贩经营行为,3处便民市场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投诉率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