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纪念第十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上,呼伦贝尔市部分捐献者合影
这是一群无私的人。他们以爱为支撑,为素不相识的人带去生命的希望与光芒;
这是一群普通的人。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各有差异,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善而行,汇聚成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这是一个由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组成的群体。他们携手并肩,将血液汇入中华民族基因长河,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这是一场跨越时间的爱心接力。从2004年至今,42名市民的44次捐献,创造了内蒙古造血干细胞捐献领域的“7个第一”,留下了呼伦贝尔大地的传奇故事。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方式。它以可再生的细胞,去拯救那些生命垂危、无法自我恢复的患者。从2004年起,呼伦贝尔市的捐献者共完成了44例捐献,占内蒙古自治区捐献总数的23.28%,位居自治区首位。
目前,呼伦贝尔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创造了全自治区“7个第一”:成功捐献人数第一,第一例涉外捐献,第一例二次淋巴细胞捐献,第一次两人同日捐献,第一例蒙古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志愿者捐献。
捐献者里有二次捐献者岳萍、杜勇,在呼伦贝尔工作的云南人杜勇,扶贫干部郭海翔,医务工作者高宝全,大学教师祝琳琳,汽车修理店老板王丹,导游田旭······
那么,呼伦贝尔为何能在造血干细胞捐献领域位居内蒙古首位?捐献者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大多数捐献者
没有留下受捐方的联系方式
时隔多年,呼伦贝尔市民李储晶依然清晰地记得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那是在2007年,来电通知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血样与福建省厦门市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李储晶
2007年11月,李储晶在北京307医院完成了捐献。她深知,医学统计,捐献者与非亲缘个体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大约在十万分之一到二十万分之一之间。这份幸运,让她更加珍惜这次捐献的机会,也让她更加牵挂受捐者的健康与幸福。
十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储晶与受捐者取得了联系。双方见面得知对方健康平安,两家人都倍感欣慰。
李储晶等人的捐献事迹,经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并积极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
李洋是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客运段职工,2019年接到捐献确认电话的时候,女儿刚刚出生不到百天,他是办完百天宴以后出发的。
李洋
出发前,他深情地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父爱。他想到了远在江苏常州的那个等待捐助的5岁女孩儿,她的不幸遭遇让李洋深感同情和心痛,以至默默流泪。
李洋收到了一封来自常州女孩儿的信。信中的一句承诺让他铭记于心:“我们将学习您的精神,竭尽所能回报社会,帮助他人传递您的爱心。”
大多数捐献者没有留下受捐方的联系方式,手头只珍藏着对方在采集干细胞前写的一封信。对于见面,他们说,一是要遵守中华骨髓库关于供患双方两年内不能见面的规定;二是怕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
内心的善良让他们选择了捐献
捐献成功后,42名捐献者收获了来自社会各方的赞誉与荣誉。然而,他们都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普通人而已,是命运的巧合让他们成为了救人的英雄,是内心的善良让他们做出了选择。
是付出也是收获,捐献者也在重新思考着人生和活着的意义。
2023年10月,李储晶夫妻应邀到厦门参加受捐者陈姐女儿的婚礼,她被陈姐的亲戚们亲切地称为“恩人”。李储晶说:“被称为‘恩人’可不敢当。我从捐献开始就没想过一厘一毫的回报。能够见证陈姐康复后一家人过着幸福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运和回报。”
95后的汪作楠是公安民警,2022年配型成功时,他正在公安调度指挥工作一线。那时正值“抗疫”期间,身在公安指挥的枢纽部门,加班加点和整夜不眠对于汪作楠来说是那段日子里的常态。
汪作楠
采集前躺在病床上,联想“抗疫”期间不断被感动的人和事,他在朋友圈发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去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照亮黑暗的一束光。
刘恩强也是一位公安民警,先后4次获得个人嘉奖,4次获得个人三等功,是自治区级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和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捐献前,他忙完手头工作,每天晚上抽时间去家附近的学校操场跑步,在400米跑道的操场上跑8圈,3个月内减掉了17斤体重。
刘恩强
他多次安慰家人要相信科学,不要担心自己的身体。身为父亲,他至今未向孩子透露过自己的捐献经历。他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对于自己或者是对方,生活还要继续‘正向推动’。”
用实际行动赋予了
“血浓于水”新的内涵
呼伦贝尔市平均每年约有2万人参与无偿献血,年均献血量约700万毫升,其中包括汉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回族等41个民族。
多民族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华骨髓库的基因类型。“血浓于水”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血缘关系的亲密与不可分割,在呼伦贝尔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中,人们用实际行动赋予了“血浓于水”新的内涵。
齐玲艳是呼伦贝尔市第一例蒙古族捐献者。她从小在牧区长大,性格开朗朴实。她的捐献对象是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0岁上海女孩小周。此时,小周已患病4年多。
2012年9月,齐玲艳成功完成了捐献。时隔12年,小周已经22岁了,在德国留学。小周经常和“齐姨”通电话,还邀请她去德国旅游。齐玲艳又感动又欣慰,却婉拒说:“我一个打工的,去德国干啥。”
来蕊翠是俄罗斯族,曾在澳大利亚生活7年。这7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国外人情的淡薄。正是这份体验,让她更加渴望回到祖国,寻找那份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连接。
来蕊翠
捐献成功后,她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义务宣传员。在她的影响下,身边很多朋友成为了志愿者。
2015年,达斡尔族大学生郭海翔在市红十字会登记入中华骨髓库的时候,正是大学毕业前夕。6年过后,接到红十字会确认电话时,他已经参加工作,成为根河市派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汉古尔河镇北坤浅村的一名扶贫干部。
采集前,郭海翔了解到受捐方是一名上海的14岁女孩儿,已经与血小板减少症抗争了8年之久,病痛的折磨让她不得不休学1年。她在给郭海翔的信里写道:“我多么想回到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您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郭海翔
郭海翔久久地看着信中的祝福“好人一生平安”,心里默念:“小妹妹,愿你也一生平安,愿我的这一点点力量,能为你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文化的力量和城市的光芒
铸就了爱心基石
“上级参与+部门协同+红会搭台+志愿服务+社会支持”,这一系列综合举措形成的合力,使得呼伦贝尔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顺利开展。
恰当的工作方法,如同桥梁般连接着效率与成果,在其坚实的支撑下,呼伦贝尔文化和城市的光芒更加熠熠生辉。
大兴安岭如同一条绿色的巨龙,从东北到西南纵贯呼伦贝尔,留下了浩瀚的森林、广袤的草原、丰饶的农田,更以其土地的辽阔赋予了呼伦贝尔人宽广的胸怀和包容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呼伦贝尔,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千百年来,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各民族间相互帮助、携手共进已成为一种悠久的传统,深深融入草原人民的血脉之中。步入新时代,呼伦贝尔草原继续传颂着“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将传递爱心的善举作为精神瑰宝给予传承。
42名呼伦贝尔人的44例捐献,不仅似一束束温暖的光芒,穿透了命运的阴霾,为44个身处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更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留下了各民族同胞心手相牵、血脉相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诗篇。
记者手记
草原之上,蒙古包如同温暖的港湾,无条件地拥抱着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给予他们最真挚的慰藉;
林区深处,一盏盏灯火在夜幕中静静点亮,不仅照亮了自家的庭院,更为过往的乡路铺洒下一路光明与希望;
农区之间,邻里互帮互助的传统源远流长,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结与协作的力量。
这些场景背后是呼伦贝尔世代相传的互助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了呼伦贝尔城市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采访中,我倾听了捐献者的故事,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呼伦贝尔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了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强大力量。这份力量,不仅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心灵,更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
愿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愿呼伦贝尔这座草原之城更加温暖有爱。
(丁凤泽 宫晓琳)
图片来源于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