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闸
开栏语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第一批重要工程之一,也是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工程的建成根治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水旱灾害,成就了“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经典。近日,巴彦淖尔市融媒体中心启动“万里黄河第一闸”全媒体采访行动,走近三盛公,感受壮观的风景,聆听水利工程背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彩故事。
黄河滚滚,奔涌东流,流经河套平原,“画”出一道惊艳的“几”字弯,便有了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
近日,记者来到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只见长达325米的雄伟闸坝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上,通过总干渠进水闸将黄河水引入“二黄河”,再经过纵横交错的灌排渠道,润泽河套大地。
大闸锁蛟 “一首制”梦想成真
沿着黄河对三盛公水利枢纽辖区内的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对拦河闸、进水闸机房进行管理,年复一年,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工程师许德浩的工作日常。这个运行了60多年的水利工程对他来讲意义非同寻常。他的祖辈、父辈都从事水利行业,看着黄河水奔涌而来,又奔腾而去,黄河水流淌的是情怀,也是继承和发扬。
修建三盛公水利枢纽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一段艰苦卓绝的兴水治黄故事。河套灌区自流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受黄河泥沙淤积和水位变化影响,常常是“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满滩”,要想灌溉就得“年年挖河口,岁岁清淤泥”。为改善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灌区灌排能力。1957年,水利部在磴口县境内选址规划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许德浩的爷爷许绍君就是参与枢纽工程建设的第一批黄河水利人。
今年91岁的许绍君生在广东,23岁从武汉水利学院毕业,立志支援边疆。1959年,作为技术人员,许绍君与三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一起参与了三盛公水利工程建设。“那时候没有机械,建闸坑都是锹挖、肩挑。大坝合龙的时候,几十个人抬着十几米长内包石头的柳条捆放在大船上,把龙口堵住。非常艰苦。”许德浩说。
1961年5月13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完成施工投入运行,整个工程完成土方599.35万立方米、石方38.24万立方米、混凝土7.99万立方米,成为当时亚洲最大、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黄河干流上游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也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
至此,黄河水从这里缓缓流进两岸的良田,“一首制”梦想成真,河套灌区从此岁岁安澜……
水兴百业 润泽河套大地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凤鸣说。
如今,广袤富庶的河套平原上,灌排渠道纵横交错,密如网织,引导着黄河水润泽河套大地。河套灌区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和1条总干渠、13条干渠、48条分干渠、339条支渠以及85522条斗、农、毛渠,将黄河水输送到田间,再通过17322条斗、农、毛沟,346条支沟,64条分干沟,12条干沟,1条总排干,把农业排水汇入乌梁素海,最后退入黄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排体系。
在灌溉支撑下的河套灌区,近年来年均粮食总产量达55亿斤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塞外粮仓”。
站在岸边远眺,枢纽工程与黄河铁路大桥、黄河水力发电站和黄河公路大桥四大建筑宏伟壮观,遥相呼应。
“枢纽工程运行60多年来,在农业灌溉、防凌防汛、工业用水、水力发电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枢纽工程可开发利用的不同形态的水体和水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丰富,是科普修学、工业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也是自治区和巴彦淖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凤鸣说。
浩瀚工程出自几代人、数十年的接续奋斗。时至今日,与黄河水利人共同成长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依然充满活力,依然向人们讲述着河套灌区新的引黄灌溉的动人故事……(杨青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