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原典】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释义】
李贽(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认定《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且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在《藏书》中,李贽对盲目推崇圣人之言的儒学教条进行抨击。针对道学先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诘问道:“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他的结论是:“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认为,是非的价值标准具有时代性,“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孔子之是非只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是非标准,“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定本”。千百年来,孔子学说一直被奉为封建道德理论的圭臬,故李贽的思想引起了极大震动。统治者污其“狂诞背戾”,焚毁其书。晚年李贽被诬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下狱,自刎而死。
【启悟】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世界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曾经适用的做法,随着时光流转或许已不合时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些古语名言无不提醒着我们,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倒退,惟有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代同频更新,才能获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回顾历史,当旧有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工业革命便应运而生,让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阶段。若当时的人们故步自封,不敢去尝试、去变革,那如今的现代繁荣恐怕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同样,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体制僵化、发展面临重重阻碍,正是靠着大胆的改革创新,才让经济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跨越。
改革创新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能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占据先机,就能在跨越发展中抢得先机。从“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到5G技术领先全球、高铁成为闪亮名片,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和改革者们不甘人后、勇于突破的决心,也正是凭借着持续的创新,让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大国崛起的磅礴力量。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改革创新是我们顺应潮流、书写辉煌的必由之路。让我们秉持着创新的理念,以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推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在创新驱动下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用创新之力铸就属于新时代的璀璨华章。(袁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