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更开阔的产业思维,聚合更多资源,把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环节统筹起来考虑,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冰雪“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呼伦贝尔“天天冰雪那达慕”冬季旅游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冬日雪原充满激情与活力;兴安盟童话般的美景如梦似画、丰富的冰雪活动妙趣横生,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冰雪世界尽情狂欢;乌兰察布“冰雪之恋”旅游季开启,“观星赏月游火山、滑雪美食泡温泉”为主题的新玩法吸引了不少目光……入冬以来,内蒙古冰雪热力值迅速拉满,冰雪消费升温、冰雪经济红火,冰天雪地中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冰雪运动积累了庞大的群众基础,冰雪经济前景广阔。《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9700亿元,明年将突破10000亿元。内蒙古的冰雪资源极为丰富,每年从10月份开始,不少地方就进入了冰雪覆盖的银色世界。冰雪与草原、森林、沙漠、河湖、温泉、火山遗迹等地质奇观相呼应,自然资源与民俗生活、地域风情、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相融合,形成了雄浑大气的冰雪景观和灵动透彻的冰雪文化。可以说,内蒙古发展冰雪经济,有资源优势,有历史底蕴,也有产业基础。
从“躲雪猫冬”到“借雪生金”,从“小众自嗨”到“破圈狂欢”,这些年,内蒙古冰雪旅游“多点开花”、全域推进。全区各地拼设施也拼服务水平,抓特色也抓发展机遇,办大赛也办大众活动, 品质升级、玩法上新,“白雪换白银”的文章做得有声有色,“冷”冰雪不断盘活“热”经济。但同时也要看到,内蒙古冰雪潜力远未充分释放,一些地区的冰雪游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深度游产品相对缺乏;一些地方就冰雪谈冰雪、就冬季谈冬季,在避免设施季节性浪费、增加产业附加值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补。要想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能”,仍需付出多方面努力。
深耕冰雪产业,释放更多冰雪潜能。一张滑雪票指向一个消费市场,一套冰球装备蕴藏一条产业链条,一个冰雪小镇映照一种发展模式。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冰雪产业链的延伸。从冰雪装备制造到冰雪旅游服务,从冰雪赛事举办到冰雪文化推广,冰雪经济已成为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能”,需要树立更开阔的产业思维,聚合更多资源,把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环节统筹起来考虑,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冰雪“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发展冰雪经济,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融合创新,开发差异化、特色化冰雪产品,以独特民俗风情、多元文化魅力、深度游玩体验打造更丰富的冰雪消费业态和场景,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比如,今年阿尔山推出 “十个一”主题产品,以及四条主题线路、十余项赛事活动,融入更多新业态、新玩法;根河依托“敖鲁古雅”“中国冷极”金字招牌,创新推出敖鲁古雅森林童话集体婚礼、“到不了南极北极,就来冷极”等产品,全力做活做火冰雪旅游。跳出“一亩三分地”,加快融合创新、打造过硬的品质、提供优质的服务,冰雪经济就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更长远的发展。
走,到冰天雪地撒个欢儿!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即将在呼伦贝尔启动,优化冰雪旅游线路,上线旅游攻略、美食地图,给予全国大学生、组团游客门票减免、住宿减免等优惠……热情好客的内蒙古用满满的诚意和精心筹备的“冰雪盛宴”敬候天南海北客人的到来。(哈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