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草舍篱笆墙,碾坊犁杖轱辘井”。这是庙屯旧址的生动写照,这些独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在庙屯可是“稀世珍宝”,它让“乡愁故里、民俗庙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越来越响。
庙屯旅游区旧居。
庙屯旅游区的轱辘井。
庙屯是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伊和乌素嘎查的一个自然村,全村300多口人耕地面积才1000余亩,人均3亩田,收入微薄、居住条件差,精气神儿也提不起来。
穷则思变。白音他拉苏木党委政府主动出击、直面问题,在改革道路上大刀阔斧,因地制宜提出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方式,改出乡村振兴新局面。
资源变资产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火炕民宿、铁锅炖肉,屋里的热气腾腾让寒冷的冬天暖意习习。在庙屯,不仅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更能体验农家的乐趣。
早在2017年,庙屯80多户全部搬入新址新村,而旧址则是保留原有样貌,发展民俗旅游业,资源变成了资产,也正式拉开了庙屯“三变”改革的序幕。
庙屯新址。李威 摄
为了留住历史、记住乡愁,庙屯村旧址被保留下来,打造成了民俗旅游村,巧将闲置资源变为创收资产。目前围绕庙屯旧址,已建成碾磨坊、乌力格尔艺术馆、户外拓展训练营、老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展览馆等延伸旅游设施。现如今,庙屯村已成为首批“中国醉美摄影旅游目的地”核心景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白音他拉苏木党委政府积极探索“造血功能”,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和农业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鼓励农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入股至公司进行规模化种植。2017年,群众入股的718亩耕地实现每亩分红950元,远远超过了对外承包或自己经营收入,而且老百姓零成本投入,到2023年分红收入达到每亩最高1150元。
资金变股金 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袋米,这就是我们庙屯的沙漠大米,颗粒晶莹、口感特别好……”内蒙古庙屯民宿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巴图正在直播间向粉丝推介庙屯沙漠大米。据李巴图介绍,目前庙屯种植水稻200亩,产出的大米一般通过网络和景区销售,除此以外,庙屯特产辣椒酱、香菇干等农产品也十分畅销,深受消费者喜爱。
李巴图在直播间推介庙屯沙漠大米。
资源变资产,改革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发展产业,实施改革“第二变”,把财政投入到农户的扶贫产业资金作为村集体或农户的股金注入到成立的旅游公司、农林公司和畜牧公司,以党支部监管、村集体出资、公司经营“三方入股”的方式,搞红干椒种植、开发沙漠水稻、养殖特色黑猪、种植五谷杂粮等,通过特色种养殖,开发农文旅融合产品,打造“乡愁故里、民俗庙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今年,庙屯民宿休闲旅游有限公司主要对接企业团建、学校社会实践、散客旅游等,通过餐饮、门票、销售农产品,一年的收入在70万元左右,其中70%用来分红,30%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李巴图介绍道。
农民变股民 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冬日正午,阳光洒落在雪地上。在庙屯养殖基地,鸡鸭鹅成群,一头头体格健壮、毛发光亮的黑猪等待进食,吴淑珍开始忙碌起来。
“我现在有两份收入,土地入股能有一份收入,平时在这打工,还能有一部分收入。”吴淑珍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吴淑珍正在养殖基地忙碌。
吴淑珍将土地入股到公司,摇身一变从农民变成了股民。不用再侍弄土地的她来到养殖基地务工,“双收入”让吴淑珍的日子蒸蒸日上。
庙屯小组83户村民将耕地全部入股到公司,按照0.1亩耕地为1股的方式进行折股量化,公司代耕代种、免费服务,解放出的70多个劳动力则可以就近入企务工。目前,已有通过务工实现收入120万元。
作为奈曼旗农村“三变”改革的“窗口”,庙屯通过多年的改革历程,变化的是村子变美了、群众变富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好了,当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从3000多元增长到1·5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如今,“乡愁故里 民俗庙屯”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鲍庆胜
实习生: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