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数字化赋能 农牧业生产大变样

  轻点手机,即可轻松“掌控”温室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大数据平台,牧民依据羊走路的姿态、步数判断羊是否健康……日前,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采访中了解到,数字技术已覆盖农牧业生产多个环节,一幕幕智慧场景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澎湃动能。
  近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了解到,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以来,鄂尔多斯市不断探路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制定并印发《鄂尔多斯市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持续推动试点建设深入实施。

  “我们的生菜从育苗到生长都是数字化自动控制,草莓大棚里智能数控栽培床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高度,土地利用率可提高约40%。”达拉特旗广汇·绿沃川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负责人刘文光自豪地说。

  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鄂托克前旗搭建起一个数字乡村产业示范村,推广应用“一张图”管理服务等数字化提升工程的“1+1+3+N”数字乡村建设体系,同时构建起智慧大田、智慧温室、数字牧场三大应用场景。

  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农牧民从会种到“慧”种地,从“放羊”到“云放羊”,已逐步实现了从靠体力到靠智能,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变。

  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持续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底座。 ( 毛锴彦  宋爽)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