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农民日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现代农服“上线” 农户当上“甩手掌柜”

  2025年1月16日《农民日报》第7版刊发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现代农服“上线” 农户当上“甩手掌柜”》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大型农机规模作业和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引领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格局,有效解决“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时代命题。

  报道全文如下: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为了给农户们解决缺少资金、技术、装备、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等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大型农机规模作业和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引领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格局,有效解决“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时代命题。

  “把地交给农垦种,是一百个放心!”在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的一家餐饮店里,曾经的农户范子文一边数着刚刚到手的3万多块钱,一边开心地说,“无论是春播、夏管、秋收、冬储还是销售,流转给企业种植的土地2024年种植的大豆亩产300多斤,秋天粮食收获后直接统一存储和销售,刨除托管费,最后不用自己操心,3万多块钱就打到自己卡里了。”

  范子文的收益是现代农业服务为农户带来实惠的生动体现。从2021年起,范子文一家人经营的小店生意特别红火,年收入将近20万元,如今,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公司这个“田保姆”已初步建立“企业+农户+科研部门”模式,将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引入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实现企业、农户、科研部门的三方共赢。该公司第五连(队)主任魏永刚介绍:“我们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含金量’,提升托管‘点单率’,增加各方面的满意度。”

  牙克石农牧场公司则是开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机应用新模式和新业态,全力推动田间管理从“大屏”到“大地”。播种监控、肥药施用自动化、病虫害预警、低空作业遥感等多项具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农业+”技术已初步实现,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坚强的科技保障。(胜利)

  制作:杨宏力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