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呼和浩特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王华通报了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并介绍了呼和浩特海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相关情况,呼和浩特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马晓功、呼和浩特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周晓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
2024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呼和浩特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 王华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
下面由我来通报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并介绍呼和浩特海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相关情况。
一、2024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07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外贸增速0.8个百分点,首破两千亿元大关。出口852.8亿元,同比增长9.2%;进口1220.3亿元,同比增长3.5%。外贸呈以下特点:
一是外贸走势持续向好。内蒙古外贸由“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的768.7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073.1亿元,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3528家,比上年增加262家。民营企业是外贸主力军,进出口1634.3亿元,同比增长9.9%。
二是重点盟市支撑作用凸显。巴彦淖尔市进出口445.1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21.5%,拉动外贸增长0.4个百分点,领跑全区。包头、赤峰位列其后,分别为325.2亿元和305.7亿元,同比增长8.4%和34.1%。
三是新兴市场快速拓展。内蒙古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78.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蒙古国进出口740.5亿元,对俄罗斯进出口351.2亿元,合计占我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的65%。同期,对东盟进出口211亿元,同比增长47.1%;对欧盟进出口89.2亿元,同比增长0.3%;对美国进出口83.8亿元,同比增长15%。
四是增量项目形成新支撑。首家发动机区外全球保税维修项目获批,保税贸易规模同比增长52.4%;贵金属加工项目扩量升级,实现进口19.4亿元,同比增长372.4%;二手车出口成为外贸增长新动力,培育36家二手车出口企业,出口同比增长6.4%;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业务量是去年2.6倍,二连浩特口岸开行3389列,线路增至71条。
五是重点商品表现亮眼。进口煤炭8117.2万吨,占全国煤炭进口量的1/7;进口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检验监管模式压减通关时间超80%,进口矿能产品968.3亿元,同比增长4.2%。种鸡、牛羊冻精、优质农作物种子实现常态进口,蒙古国饲草时隔7年恢复进口,8种特色食品首次出口,农产品出口120.5亿元,同比增长28.4%。“新三样”产品出口41.8亿元,同比增长45.3%。
二、呼和浩特海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相关情况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是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海关总署出台《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聚焦外贸企业关注的焦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出帮扶措施,我关围绕“政策再加力、服务再提升”,配套制定46项工作举措,积极推动海关总署十六条措施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主要是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如,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提升其参与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的主动性;支持将高技术、高附加值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纳入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助力自治区拓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量。
二是支持外贸优进优出。在优进方面,重点是保障矿能产品和农食产品进口。如,持续推进进口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检验监管,落实好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先放后检”“依企业申请检验”政策;推进肉类、乳品等民生产品准入和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积极参与智慧边民互市贸易业务建设。在优出方面,主要是助推自治区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出口、便利汽车出口等。如,积极做好重点企业注册前指导,扶持出口猪肉、蜂蜜、禽蛋等相关企业通过国外官方注册;关注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诉求,深入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支持其“走出去”。
三是帮助企业降本提效。这方面的举措主要包括促进守法企业更快通关,帮助企业用好税收优惠,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如,细化便利AEO企业措施,增加辖区AEO企业数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通“减免税快速审核+ ERP联网”“一表多用”模式,方便办理减免税手续;参与旅检现场智能化改造,做好“智慧旅检”项目落地。通过这些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四是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水平。这方面的举措主要包括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率等。如,推动系统及业务流程优化,整合舱单与运输工具系统,简化运输企业及车辆备案流程,加强与铁路部门、蒙方海关协调,提升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率;将特色商品纳入“远程属地查检”试点;做好“掌上单一窗口”宣传,配合地方创新特色应用。这些新举措直面当前外贸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让货物通得更快。
下一步,我关将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不断擦亮“承蒙关问•有呼必应”服务品牌,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抓好政策措施落实,提升监管服务质量,为自治区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以上就是我要通报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2024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日报记者:从刚才的内蒙古外贸情况中,我们看到今年外贸规模进入2000亿元的新量级,我区外贸“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展,请问2024年我区对在开拓贸易市场方面有哪些突出亮点?谢谢 !
呼和浩特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周晓剑:谢谢记者的提问。2024年是我区外贸快速发展,质升量稳的步伐更稳健,亮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我区加强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产业链合作,对东盟连续5年(2020-2024)进出口保持增长;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深化,我区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70.8%。此外,我区持续同欧美、西亚等加强经贸合作,对其进出口分别增长3.2%、66.7%,上述市场成为推动我区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对蒙、俄等传统市场保持增势。蒙、俄是我区上游商品最大来源地,也是我区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中蒙俄经济走廊拉紧了利益共同体的纽带,2024年双边贸易增长4.4%。我们从蒙俄进口能源产品、木材、肥料,对蒙俄出口服装、家用电器、汽车等商品,展现了贸易的互利共赢。谢谢。
实践杂志社记者:2024年我区外贸整体实现稳中向好、质升量稳,请问支撑我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对2025年我区外贸发展有何预期和判断?谢谢!
呼和浩特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周晓剑:谢谢提问。我区外贸实现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贸易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新三样”产品、跨境电商等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这些都是影响我区贸易质量提升的因素。2024年我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提供的强劲推力,在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效应不断释放的鼓励下,我区经营主体体量更大,有进出口业务的经营主体3500多家,数量再创新高;贸易伙伴更多,截至 2024年底,我区与全球158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对120个贸易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2025年我区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我区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外贸发展前景可观,谢谢。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在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请问呼和浩特海关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自治区外贸企业通关便利?谢谢!
呼和浩特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马晓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我关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着力打造“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智慧化监管体系,为外贸企业创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可预期的通关环境,让口岸通关更快、企业更便利,助力广大外贸企业降成本、增活力。
一是优化作业流程。结合关区业务实际,对“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提前申报”等进口通关模式开展一体审视、评估和优化。完善作业系统功能,力求海关通关作业流程更加严密高效,给广大企业提供稳定的通关预期。针对当前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最新需求,我们将通过深入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不断完善国际公路运输系统和公铁联运业务流程等措施,持续提升跨境多式联运监管效能。
二是简化通关手续。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精简监管证件,基本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如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企业只需完成报关单位备案和跨境电商企业备案后,即可直接开展业务。
三是提高通关效能。近几年来,围绕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我们在公路口岸全面推广应用智能卡口、智能闸机等验放设施,积极推进“智慧旅检”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次我关四十六条举措中,有承接应用“单一窗口”各项新增功能,做好“掌上单一窗口”宣传推介;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用“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减少外勤下厂检查次数等举措。
今后,我关将继续积极承接海关总署各项改革试点,并结合关区实际不断予以优化和完善,让海关改革的红利持续惠及更多企业。
信息来源: 呼和浩特市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