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新春走基层】肉牛“下江南”

  2025新年伊始,又到了牛羊出栏的季节。不同于往年,今年,鄂尔多斯市一批肉牛踏上了“走南闯北”的大货车,远赴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成为南方食客饭桌上的草原美食。

  走进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嘉胜牛业育肥场,一批批西门塔尔肉牛正在工作人员的吆喝声中踏上南下的货车,车上每一位“乘客”都经过了消毒、检疫等多项程序,且个个“身强体壮”,平均体重可达400公斤。

  “把箱门那里再捆严实点,一车一车过磅,别着急。”嘉胜牛业总经理王占东看着一辆辆过磅的车,眼中满是笑意。作为全市“粮改饲”试点项目之一,嘉胜牛业集饲草收储、加工及肉牛育肥为一体,高峰时期存栏育肥牛8000多头。凭借较高的肉牛品质及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管理,嘉胜牛业的牛吸引了全国各地屠宰加工商的目光,并最终与多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实现了肉牛“外输”。

  “一直以来,牧民的肉牛饲喂量小且分散,而且他们的饲喂标准不统一、品种不统一,这是造成肉牛滞销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从额尔和图嘎查的母牛场和牧民那里直接收购,通过30天的过渡期,送到我们这边进行集中育肥、统一出栏,销往广东、福建等地。2024年,我们一共出了6300多头牛。下一步,我们会逐渐加大对本地牛的收购。”王占东说。

  沿着肉牛“下江南”的足迹,笔者来到了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2024年,鄂尔多斯市嘉远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苏米图额尔和图嘎查达成合作协议,并建成了良种肉牛种牛繁育基地,真正搭建起“公司+基地+农牧户”的合作模式,本次“下江南”的大部分肉牛正是来源于此。

  “我们建设基地的出发点,是通过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广大农牧民养好牛,为我们企业的育肥牛场提供符合标准的牛。2024年后半年,我们一共从农牧民手里收了不到200头牛;2025年,我们计划将基础母牛发展到2000头,为周边农牧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种牛资源。”嘉远肉牛种牛繁育场场长任永峰介绍道。

  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有样学样”,不断提升饲喂的科学性、系统性,肉牛的质量越来越高,农牧民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编辑:孟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