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
让蛇年新春的文化味儿
更浓厚了
今年春节
阿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
备受欢迎
成为亲友间相互馈赠的首选佳品
近日,记者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传承研究展示中心,只见负责人温都尔木乐正在教学员们制作皮雕手工艺品,这个春节,他们接了大量的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春节是我们手艺人最忙碌的时候。每年过节前,独具阿拉善特色的皮雕挂件以及手办十分受欢迎,于是,我们在礼品包装的选择上采用色彩亮丽的绸缎,寓意着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最珍贵的人。”温都尔木乐表示,为了扩大阿拉善皮雕的知名度,他还会开通直播,向更多的人展示手工皮雕技艺,让大家感受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魅力。
一块皮革要经过选料、裁皮、打湿、印花、雕刻、敲打、染色7道工序,才能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的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如同这款象征着事业蒸蒸日上的马镫,以及代表平安吉祥的马鞍摆件,一直是我们店内的热门之选。”温都尔木乐说。
这两年,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的温都尔木乐,除了致力于发展好阿拉善的皮雕技艺,传承保护非遗文化,还心系残障人士、农牧民等群体,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岗位,实现增收致富。
“经过三年的皮具雕刻学习,我已经能够独立制作精致的小型皮雕画和配饰挂件。我要感谢老师们的精心传授,不仅让我提升了技能,还为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残疾人学员田宝臻告诉记者。
除了皮雕手工艺术品是新春送礼的热门选择外,手工制作的皮具也备受大家欢迎。阿拉善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传承研究展示中心皮具制作师张浩告诉记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款式、皮料、颜色,定制出一款与众不同的皮具,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还满足了人们对于独特性的追求。“今年以来,我们接到的订单挺多,尤其像这种小包,不仅实惠还很百搭,十分畅销。”张浩说。
非遗手工艺品备受欢迎
不仅为首个“非遗版”春节添彩
更让传统技艺走进了大众生活
感谢这些手艺人的坚守
是他们让阿拉善非遗瑰宝
持续散发魅力
融入更多美好日常
(刘文洁 王禹 李智 杨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