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室外乍暖还寒,但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哈布其拉嘎查智能牧草工厂里却绿意盎然。放眼望去,立体式种植架台一字排开,喷淋、光照、消毒等设施一应俱全,水培牧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们工厂的牧草每7日为一个种植周期,每天可生产鲜牧草4吨,不受季节气候限制,一年四季都能种出新鲜牧草。”工厂负责人张弘达说。
乌兰达坝苏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饲草需求量大。2024年,乌兰达坝苏木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打破传统畜牧养殖青贮饲料供应模式,引进水培牧草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牧草种植,不仅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保护草原生态,还有效缩短了牧草生长周期,解决了饲料短缺的问题,为实现肉牛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4年11月,占地800平方米的智能牧草工厂在哈布其拉嘎查正式投入使用。全自动智能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智能牧草工厂牧草产量达到最大化,全年可生产1000多吨牧草,相当于2000余亩草场全年的牧草产出量,有效解决了牧民冬季养殖和储备饲料的问题。
“我们的牧草非常健康,从筛选种子到泡种、避光发芽再到收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就连浇灌所用的水都是我们自己的深井水,经过过滤、消毒,再喷到种植的草上面,没有任何添加。”张弘达说,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相比传统干草,牛羊对鲜牧草的消化率能达到60%以上,能量转换率高达80%以上。
具有高蛋白、维生素含量高、可提高产奶量优势的鲜牧草,深受牧民喜爱。走进哈布其拉嘎查牧民乌力吉陶克陶的家,40多头膘肥体壮的牛正在牛舍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刚刚送过来的鲜牧草。
“我每天从工厂订购300斤牧草,厂里直接配送到家,特别方便。这种牧草,不仅价格便宜,牲畜也爱吃,而且相比玉米面和饲料,牧草更加新鲜。”乌力吉陶克陶说,有了鲜牧草,牛不仅保住了秋天的膘,在冬季严寒天气也能长膘。
张弘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斤牧草0.5元,一头牛一天需要吃30斤草料,按10斤牧草配20斤玉米秸秆来算,每头牛每天喂养成本只需8元,相比购买玉米面和饲料,每头牛每天能节省成本约7元。
新鲜牧草既为牧民们节省了养殖成本,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一笔不少的收益。张弘达说,智能牧草工厂除去夏季停产的3个月,其余9个月,按每天平均生产3.5吨牧草来算,一天收益3500元,一年收益达94.5万元。
一株株绿油油的牧草混合在青贮饲料之中,既是吸引牛羊争相进食的“美味”,也是为它们增加营养的“关键一招”。乌兰达坝苏木将继续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探索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活力。(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