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以冰雪产业为引擎 驱动经济蓬勃发展

  呼和浩特市坐拥独特的自然景观,冬季漫长且降雪丰富,为冰雪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不仅为首府经济注入了澎湃动力,更在寒冷冬日打造出一方充满活力的经济新热土。

  “早就听说呼和浩特的冰雪场地非常壮观,这次趁着春节假期特意带着家人来感受一下。这里的雪质非常好,滑起来特别过瘾。”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

  如今,玩冰雪过大年不仅成为春节假期的热门打开方式,更成为假期里的新时尚。马鬃山滑雪场利用连绵的山峦与厚实的积雪,开发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从初级滑道到高级滑道,满足了不同水平滑雪爱好者的需求,自2021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以来,吸引滑雪爱好者源源不断地前来体验,已成为市民、游客感受冰雪快乐的重要场所。

  2024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积极整合区内各类资源,在大黑河“花海之约”河段、东万达广场、中商世界里等处精心策划组织了包括“冰雪体育竞赛”“冰雪主题跨年”“冰雪艺术创作”等系列活动,打造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四位一体的冰雪体验,促进消费增长,有力地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的繁荣。

  为进一步激发冰雪产业的活力,呼和浩特市积极举办、承办各类冰雪赛事,从面向全国的雪雕大赛,到精彩非凡的冰上龙舟赛,丰富多样的赛事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参与。

  2024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市首届雪雕大赛在赛罕区大黑河“花海之约”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爱好者热情报名。经过层层筛选,从370余份投稿中精选出40件佳作入围,这些作品围绕“北疆文化”这一主题,巧妙地将对北疆文化及呼和浩特的深厚情感融入雪雕艺术之中。

  来自清华大学的耀金团队带来了名为“颂北疆”的作品,歌颂伟大的祖国和多彩的北疆文化。“此次参赛不仅是我们对呼和浩特本土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也是将其他地域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风格引入呼和浩特,激发新的创意灵感。未来,我们更希望将北疆文化瑰宝带到南方,促进南北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让更多人领略并爱上内蒙古,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与自然奇观。”耀金队队员郭兵要告诉记者。

  2025年1月10日,“青城冬韵,活力赛罕”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赛罕区首届冰雪嘉年华暨城市冰雪那达慕在赛罕区大黑河“花海之约”河段开幕,千余名游客齐聚一堂,共度欢乐时光。活动现场,扳棍、射箭、押加、打布鲁和雪地曲棍球等比赛项目点燃了寒冬的激情,乌兰牧骑的精彩演出、千人篝火舞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此外,在活动现场还为游客提供了大锅奶茶、大锅羊杂、杀猪烩菜等地道特色美食,充分展现出当地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促进文旅事业绽放新光彩。

  1月11日,内蒙古大黑河冰上龙舟全国邀请赛在赛罕区大黑河“花海之约”开幕,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支队伍、近300人报名参赛。作为一项融合竞技性、团队性、娱乐性的全新冰上运动,冰上龙舟是传统龙舟运动项目的创新和延伸,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技巧性与竞技性,打破了龙舟运动季节局限性,更具速度与激情。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通过资源整合、赛事带动、创新融合等举措,呼和浩特市在冰雪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杨彩霞 通讯员 刘士瑒)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