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后旗供电公司在学习对象分层上下功夫,在学习内容分类上做文章,在学习载体分众上求实效,不断丰富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效。
一、因需施教,精确“分类”学习内容
坚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有侧重地制定“学习套餐”,不搞“一刀切”“一锅煮”,逐步实现内容向精准式、菜单式转变。一是层次分明有侧重,避免“上下一般粗”。依据主体特点与需求,分头部署公司党总支和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分类制定学习内容,坚持印发年度学习计划,每月下发党总支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内容参考,加强对下级学习内容的指导。二是系统深入有聚焦,防止“左右一个样”。在全面学习领会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学习资料,形成学习资料库,为行政服务、安全生产、营销服务、设备管理等不同专业党组织量身定制理论学习“套餐”,推动由泛读向精读深化。三是精细加工有深浅,拒绝“一个方子吃药”。根据权威资料参考,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解读和阐释,公司党总支成员侧重于读原著学原文,普通党员侧重于讲懂学透契合实际的重点内容,职工群众侧重于用“家常方言”“朴实道理”听懂领会,针对青年群体积极制作视频、动漫等具象化内容,推动理论学习提质提效。
二、因势而新,精心“分众”学习载体
坚持守正创新,严格落实制度要求,与时俱进优化形式,增强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把理论“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一是坚持“规范化”干部学习制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总支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举办专题读书班,邀请专家授课辅导,扎实开展研讨交流和理论宣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不断加深党员领导干部认识理解。二是构建“立体化”党员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建好建强“1+N”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用好用活旗内和周边红色资源、办好办优各类培训讲座,打造集“看听思悟践”为一体的“实景课堂”“指尖学堂”“微型讲堂”,依托“两微一端”融媒体等载体,形成党员教育“全域矩阵”。三是打造“互动化”群众宣讲传播。抓好宣讲矩阵、形式和队伍“三维”建设,用好“网微端屏”融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班组文化推广点作用,制作推出一批喜闻乐见的推文、视频、动漫、等线上学习资料,从企业各级选拔组建由领导干部、党建专家、班组长、先进典型、优秀青年人才构成的“本土教员”,把实践锻炼打造成“本土教员”练兵场和思想政治引领的试验田,精准高效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直通一线,逐步锻炼出一支有活力、敢担当、善作为的思政工作者队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电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杜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