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推荐

新样板!海勃湾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海勃湾区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海勃湾区结合自身就业工作实际,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为关键抓手,通过体系化布局、数字化赋能、精准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的创新路径,为海勃湾区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树立了标杆。

科学规划布局 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

公园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海勃湾区明确了“科学规划建设、强化数字赋能”的建设目标,通过实地调研、科学选址,在街道、社区、零工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域布局服务站点52个,构建起“1公里半径服务圈”。服务站配备了48名专职人员,实现了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让辖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享受包括就业咨询、登记、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数智赋能 驱动“云上+线下”双引擎

  海勃湾区创新搭建了“海勃湾数智零工市场”“海勃湾南部零工市场”小程序智慧服务平台,集成了岗位发布、智能匹配、政策查询等8大功能模块。自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499家,新增注册简历7594个,目前平台实时发布的岗位数为3002个,平台及相关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达到7.7万人次。与此同时,线下服务场景建设同步推进,通过设置社区政策展板,开展“扫码知政策”活动,覆盖居民5.2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就业信息“触屏可查、扫码即达”。

精准施策 为“困难群体”提供贴心帮扶

  聚焦失业人员、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海勃湾区在零工市场建立了招工用工动态数据库,并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实施分类帮扶。依托社区网格员与驻村干部,定期组织入户调查走访,详细掌握辖区居民的个人情况、就业意向、技能水平、就业需求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包括就业培训、技能评价、补贴申领、就业推介、创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有效推动人岗高效匹配,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多优质就业选择。

强化示范引领 激发“全域辐射”新效能

  以林荫街道为试点,海勃湾区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步工作法”(需求摸排、资源整合、精准对接、跟踪服务、效果评估),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复制。自服务站运行半年来,累计受理业务3896件次,服务满意度高达98.7%,成功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示范效应。

林荫街道办事处“家门口就业”招聘会

  海勃湾区就业中心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推动基层就业服务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的转变,从“单一服务”向“综合赋能”的升级,为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展望未来,海勃湾区将继续深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就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基层就业服务示范高地。

编辑:李晓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