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推荐

上官地镇:大棚樱桃喜丰收 特色产业助振兴

    近年来,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以农民增收为主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采摘+观光”农旅模式,积极做好特色产业这篇大文章,奏响乡村振兴奋进乐章。

  近日,上官地镇碱厂村的樱桃迎来成熟季,走进樱桃大棚,一棵棵挺拔的樱桃树绿意盎然,一簇簇樱桃果实圆润饱满、鲜红欲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动作娴熟又流畅。

  种植户黄贵银介绍道:“我们前往大连考察后,将美早樱桃引进回来试种。起初,试了5个大棚,栽了将近260棵树,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树当年就结出果实了。到2020年,我们把剩下的10个大棚也种上了美早樱桃。目前,每棵树产量大概在三四十斤,每亩地年产量能达到三千到四千斤。”

  从2018年投身樱桃种植,黄贵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这期间,她不断探索创新,不仅引进新品种,还在果树管理中,采取科学疏花疏果方式,保证了樱桃的品质。如今,樱桃种植已成为黄贵银的致富产业,每到樱桃成熟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购买。

  市民刘聪颖笑着分享道:“没想到在这个季节也能吃到新鲜的樱桃,果肉厚实,汁水丰富,味道真不错。”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上官地镇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和农旅融合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截至目前,上官地镇已建成设施农业园区17个,覆盖9个村,占地面积近5000亩,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带动4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当地2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上官地镇副镇长刘祥吉表示:“近年来,上官地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引导群众种植西瓜、香瓜、大樱桃等特色产品,同时推进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了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局面,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更美。下一步,上官地镇将在‘大棚经济’上持续发力,引进更多名、优、特蔬菜及水果,让特色种植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编辑:李晓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