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彰显公仆本色 书写“最美”答卷

  他长期服务于基层经济工作一线,秉持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敢闯敢试的创新品质、不畏困难的攻坚精神,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忧,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他就是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永飞。

  春暖时节,位于乌海市最南端的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活力迸发,一座座现代化厂房,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配套服务项目,众多关乎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优质项目汇聚于此,忙着建设、忙着生产。

  “现在的装置负荷有多少?”

  “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一天的生产量在900吨。”

  “做好生产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安全,注意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在企业生产一线,赵永飞关注生产情况,更关注安全工作。

  作为化工工程专业硕士,赵永飞熟知产业政策及全市主导产业工艺流程。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的工作岗位从市直机关到工业园区,从区政府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始终不变的是那份责任与担当。

  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和企业运行的保障。建设初期,化工、安全、环保等专业技术问题阻碍了园区项目的推进,赵永飞深知,只有专业、能力过硬的队伍,才能答出“高分卷”。他带领干部职工前往高校、企业深入学习,全心全意将每一名干部职工培养成行家里手。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是他经常和我们提及的话。为全力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他白天去现场收集项目推进难题,晚上召集相关负责人挑灯夜战、研讨对策,全力以赴抢工期。‘平地起高楼’,道路、水电、环境……每一项工作难度都不小,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建设管理局局长王宇说。

  2021年以来,园区实施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36个,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吨工业供水工程、日处理能力1万吨污水处理工程以及日处理1.5万吨的中水回用工程,建成2座220kV和1座110kV变电站,规划建设的1座500kV变电站也在加速推进中。配套服务更加完备,保障性租赁住房、特勤消防站、智慧警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还建成了自治区首座加油加气加氢充换电综合能源岛。如今,铁路专用线即将开工建设。

  “我们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两年就建设完成,如今产销两旺,这足以说明来这里投资兴业很有保障。”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海明说。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市推动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而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便是我市聚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主战场。

  在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时,赵永飞又冲锋在招商引资的第一线。他召集化工专业人才,组建项目课题组,深入分析研究园区产业及招商引资项目,利用我市自身优势打好招商“组合拳”,并与要素保障部门形成合力,着力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

  “企业发展,时常面临‘成长的烦恼’,有政策层面的、金融层面的、产业链层面的……对此,我们就要当好‘店小二’、打好‘组合拳’,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在企业困难时帮他们一把,在企业快速发展时助推他们一把。能够见证企业不断成长,我很有成就感!”赵永飞说。

  自2021年9月以来,赵永飞带领全体园区干部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园区共新建项目22个,总投资超800亿元,工业产值从0到280亿元,固定投资连续3年突破百亿元,居自治区前列。三维、华恒、广锦等BDO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已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核心区。

  赵永飞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民满意”的承诺,先后被评为乌海市首届“担当作为好干部”、2023年度自治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记三等功两次,所在班子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今年,他获得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人民满意’是这份荣誉的初心,也是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始终努力的方向。我将和同事们一起全力以赴,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为地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赵永飞说。(马宏伟)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