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理论评论

构建科学预评价体系、提高定居点牧民福祉——评《内蒙古草原牧区典型定居点预评价与绿色营建》

  2001年内蒙古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开始,生态移民一直备受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生态移民工程不仅要考虑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还要考虑新的移民点的绿色生态发展。当前研究成果多为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的研究角度,而从建筑学视角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对移民定居点的规划建设进行预评价的研究较少。《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相关内容。在建筑领域中,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在建筑全建设周期中意义重大,用于反馈、修正和指导空间构想,是建筑策划达到最高水平的关键,因此针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王伟栋博士等人所著的《内蒙古草原牧区典型定居点预评价与绿色营建》(天津大学出版社)对此作了深入探究。

  这部专著在定居点预评价体系方面,不但基于后续推广的考虑将非量化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在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体系建设4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还把握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的特点,总结出生态乡村建设的地域性启示、综合性启示、前瞻性启示,为移民定居点的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参考。此外,本书作者更从定居点规划布局营建和建筑单体营建的绿色性、生态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探讨。作者把关注点从理论层面转换到实践层面,在深入挖掘生态移民定居点的聚落环境与民居营建问题的基础上,从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入手,定居点的聚落选址、定居点布局、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造设计。

  该专著拥有一些显著特点:第一,专著作者综合考虑定居点人居环境、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通过对 13 个移民定居点的调研分析,发现了定居点建设特征与不足之处,极大地丰富了预评价体系表的评价内容。第二,作者以国内外先进的评价体系为参考,以科学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公众参与性、前瞻性为构建原则,以实地调研数据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预评价体系表。第三,作者基于生态移民定居点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单体层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从聚落选址、定居点布局和院落空间的角度,另一方面从建筑形态、建筑建构和建筑技艺的角度,运用生态建筑理论、Ecotect 软件及相关节能软件,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营建做法的绿色性、生态性与合理性进行逐步分析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方法与策略,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规划设计与单体设计提供依据。第四,为了从实际出发,系统地为牧民解决生产生活环境与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相适应的绿色营建技术。作者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生态技术的设计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对典型生态移民定居点——忽吉图嘎查的实际调研,基于其区位概况与现状特点,从中分析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层面的绿色营建智慧,并针对不符合绿色生态的方面,进行相应的策略设计与空间优化。

  专著《内蒙古草原牧区典型定居点预评价与绿色营建》所给出的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在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方面,为内蒙古全区甚至国内牧区定居点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定居点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建立了定居点适应性绿色营建模式,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方面,都具备可借鉴的价值。(作者: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