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中国教育报】数字化赋能保平安

  2025年3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刊发题为《数字化赋能保平安》的报道,介绍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通过数字化赋能校园安全,建设了学安“智慧平安校园”平台,实现全员共建、全方位覆盖的安全防控体系。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3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04版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始终将校园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并通过数字化赋能校园安全,建设了学安“智慧平安校园”平台,实现全员共建、全方位覆盖的安全防控体系。

  学校“智慧平安校园”项目结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事前预防、事发预警、事中应急和事后处理的安全闭环管理为设计理念,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智能联动各个场景的安防设备,全面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

  校园安防平台是整体安防系统的基础架构,作用于管理及联动全部安防设备,同时平台中还包含了各类安防管理环节所需的应用及功能,可通过此平台对全校的安防数据进行查看,其中还包含安防大数据中心、应急演练系统、安防管理台账、安全教育资源等。

  智能视频分析可实现视频汇聚、风险区域划分、应急直播、巡课督课等功能,通过手机或电脑可随时随地对各班级乃至全校的情况进行查看,其次还可以设置校园内的风险区域板块,包括周界预警、拥挤密度预警、徘徊预警等,适用于多种场景,一旦发现风险将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推送预警信息。

  智能门卫实现对校内的师生考勤、请假、出入管理,对校外的访客预约管理、危险人员告警等功能,联动智能闸机形成智能幼小接送系统、校内外人员管理系统等,帮助学校高效做好校门环节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访客进校有留痕、出校有管理。

  通过张力网围栏与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双联动,实时监测学校的围墙及风险区域是否有越界行为,一旦有人踏入该风险区域将立即触发预警,同时将信息推送给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可通过手机查看情况,并及时通过智能广播远程喊话进行警告。

  学生防欺凌预警设备安装在学校监控覆盖不到的隐蔽区域及安全盲区,采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24小时对关键词进行识别和监测。当有学生遭遇欺凌时可大声呼喊如“打人”“打架”“救命”等关键词进行呼救,设备将实时发出语音干预和警告,同时负责人将收到预警信息推送,查看事件发生地,还可与现场进行对讲,进行及时制止。设备识别关键词后会自动录音,实现数据留痕,结合校内监控系统,解决此类欺凌事件取证难、界定难的问题。

  学校还可通过智能巡更管理对特定点位进行巡检,包括消防设施、应急通道、电器、实验室等,并支持自定义点位、多人协作检查等。巡检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对各巡检点进行扫描完成日常巡检,还可联动平台中的网格化管理功能,让全校的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结合云平台中的安全巡检及安全上报功能,通过设置风险等级,及对学校教职工进行责任分配,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校园安全防护网,最终达到各管一处、集体查防的效果,实现对人、物、事件所产生隐患进行分级管控的预防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搭建了云音留声安全之声广播站,切实发挥其在安全知识宣传、应急预警、安全政策宣讲等方面的作用。如进行国家安全、交通安全、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习惯养成和人文关怀融入其中。 (吴敬敏)

  制作:任镜宇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